婚姻与家庭
  •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
  • 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
  • 家庭建设轻教材
立即订阅《婚姻与家庭》
首页文章详情

丈夫把哥们儿看得比我还重

发布时间:2025-01-13 15:02:37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肖雪萍(心理作家)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城里的人”获得幸福,不必逃离婚姻呢?2024年,本刊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肖雪萍,一起为您解“围城之惑”。

当夫妻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勇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一味猜测对错,才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让婚姻的小船顺利前行。

余青青最近一直在和丈夫张亮闹别扭,因为他下班后总是跟几个哥们儿聚餐,回到家已是深夜不说,有时还耍酒疯。

余青青说他没有责任心,自己非常失望。没想到,张亮竟然指责她:“你不也会跟闺蜜逛街、看电影吗?为什么我每次跟朋友聚完餐回家,你都没有好脸色?”余青青不想跟他吵架,躲进卫生间哭了一场。

这次冲突之后,夫妻俩很久都没有说话。慢慢地,余青青有些慌了,她的父母离婚,主要是因为母亲对父亲管得严,父亲做什么都必须经过批准才行。余青青担心再这么闹下去,自己也会步母亲的后尘。于是,她不仅下厨做了一桌丈夫爱吃的菜,还买了他心仪许久的笔记本电脑。张亮也借坡下驴,接受了她的道歉。

但是几个月后,张亮又故态复萌。余青青很难过,觉得丈夫根本不爱自己了,但害怕再闹会导致离婚,余青青敢怒不敢言,把委屈和担忧都憋在心里。

下班后跟朋友聚餐,无论男女,其实都是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但余青青认定男人这么做就是逃避家庭责任,更是不爱自己的佐证。

女人觉得男人之间聚餐就是喝酒、侃大山,甚至去做“见不得人的事”;而女人相约一起逛街、看电影,就是缓解压力,为接下来更好地工作、爱伴侣蓄力。

其实,当夫妻发生冲突和矛盾,一味纠结对方某个行为的对错,反而会偏离了爱和关系的核心,陷入如何给事情定性的无谓争论中。

夫妻在处理矛盾冲突时,界定某个行为的对错并不容易,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回到最根本的标准—“感受”上。余青青可以告诉张亮:“你这么做,让我感到被忽略、不被爱。”如实表达后,若张亮依然我行我素,那余青青可以继续追问:“你是不是觉得我过得开不开心、幸不幸福,你都无所谓?你也不在乎你的做法会不会影响我对你的爱?”相信他的答案是否定的。与此同时,余青青还要调整自己的认知,理解张亮的行为,因为男人也需要朋友,需要偶尔跳脱工作和家庭,享受自己的独立空间,这和女人跟闺蜜聚会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接下来,余青青可以告诉张亮,他经常抛下她跟朋友聚餐,留下她独自一人,她因此感到被忽视、不再被爱的真实感受:“你不在家,我都没心思吃饭,还会胡思乱想,担心你的安危。”

张亮或许就会耐心地告诉她,自己之所以跟朋友聚餐,不是忽略她,更不是不爱她,而是想缓解工作压力,不想把负面情绪带回家。如果余青青接受他的说法,并表达“谢谢你说出真实想法”,相信张亮以后会减少聚餐次数,或者考虑带上她、做点儿什么让她放心并感到被重视。

当我们要求伴侣尊重自己的感受,停止做损害关系的事时,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拥有独立的自我,能克服对失去关系的恐惧,即不把个人价值完全建筑在婚姻之上,培养一种“我爱你,所以需要你,我的生活里有你更好,没你也能活得快乐”的心态;二是加强自我建设,比如除了婚姻之外还要有自己的朋友圈、兴趣爱好和人生追求。

做到这两点,伴侣一定能接收到信号,进而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重视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爱和照顾。

作者简介:肖雪萍

心理作家,同在心理工作室创办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特约心理专家,中国关工委专家团成员。著有《滚床单心理学1、2》《不完美的美》《成长,长成自己》等。

精彩专题

Copyright 2009-2025© www.mf-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婚姻与家庭杂志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307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50001
地址: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联系电话:010-65060651
举报电话:010-65060651
举报邮箱:hunyinyujiating@mf-china.com.cn
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