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的力度,实现全覆盖”的重要指示精神,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总体思路,将“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促进妇联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明显提升。
2024年,五华区新建“三新”组织妇联87个,涉及“三新”组织近200家,通过联动发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遍地开花、朵朵出彩,一致推动“三新”妇联组织覆盖工作走深走实。
凝“新”聚力 积极发挥“联”字诀
01联动发力,共同推进
五华区妇联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衔接沟通,积极构建各行业共同参与,协同发力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争取区委组织部、社工部、民政局、街道等部门支持,与工会、共青团开展群团共建,摸清“三新”领域有关行业分布、组织底数等情况,时刻跟进相关部门相关工作进程,在整体中推进妇联工作,以妇联组织覆盖助力全区“三新”组织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一致性推动工作格局。
02深入调研,因地制宜
结合“三访四察五送”工作,深入辖区各类产业园区、电商平台、社会组织等,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方式,全面掌握 “三新领域” 妇女的数量分布、职业特点、组织需求等关键信息。五华区妇联领导带头重点走访大型重点“三新”组织,了解需求、分析症结,牢牢把握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要求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自身特点,进一步创新妇联组织组建的新形式、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工作方法的新举措,运用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建设形式,不断提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妇联组织覆盖面。
精“新”施力 精准用好“培”字诀
01多元组建,灵活覆盖
五华区“三新”妇联组织建设工作以“单独建、联合建、区域建、行业建”等多元化组建方式灵活开展,在规模较大、组织架构相对完善的企业或机构,推动成立独立妇联组织,如:南屏街社区银座大厦酒店行业妇联、云南金隆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妇联等;对于女性较为分散的行业或区域,通过联合组建、区域共建等方式,将分散的妇女力量凝聚起来,联合成立妇联组织,如:云南纺织厂文创园区妇联、五华区网络协会妇联、云南井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妇联、昆明市五华区阳光公益爱心联盟妇联等;结合行业特点分类,推动成立特色行业妇联组织,如:昆明市五华区艺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妇联、虹山东路社区美团配送园西站点妇联等;结合团队特长,推动成立文艺类妇联组织,如:WO-MEN合唱团妇联、茭菱花灯团妇联、西翥沙之秀文艺队妇联等;结合社会治理参与度高,适宜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域,推动成立基层管理类妇联组织,如:昆明华飞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妇联、护国街道青年社区报国街片区居民院坝妇联等;结合服务妇女儿童发展领域,推动成立教育类妇联组织,如:昆明市五华区博轩幼儿园妇联、昆明市五华区有才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妇联、思勤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妇联等。
02选贤任能,选精培优
注重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心妇女事业且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女性在“三新”妇联组织队伍中担任领导职务,充分发挥“领头雁”引领带动作用。例如:云南纺织厂文创园区妇女联合会主席蒋秋香,在她的带动下,文创园区找准了妇女工作与园区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发挥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创新思维,在文创产品设计、文化活动策划、非遗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展现才华,打造具有园区特色和女性魅力的文创品牌。五华区妇联常委委员、五华区网络协会妇联主席游俊一直走在扶贫助困、公益慈善的道路上,将爱心与责任融入每一次捐赠与援助之中,一直坚持用实际行动体现着社会责任与担当,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微薄之力。曾捐赠资金和物资用于学校教育和疫情防疫工作,组织建立“腾讯公益资金专项链接”专用于“滇苗助学”公益项目,援建了4个博爱图书角,向“腾冲市团田乡后库村村民委员会 ”捐赠防汛应急物资,向金平县红十字会捐赠资金用于紧急救灾备用,向西翥街道瓦恭小学捐赠10万元资金用于改善该校100余名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条件。五华区妇联执委、郝耳墨心理创始人之一刘燕群老师凭借着对心理学的深厚热爱和社会责任感,将郝耳墨心理打造成了云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咨询品牌,帮助无数家庭走出了心理困境。在过去的15年里,刘燕群接待超过1000个来访家庭,临床工作超过30000小时,参与多个心理治疗项目的培训和筹办工作。在疫情期间,刘燕群开通了公益心理援助热线,为无数在疫情中陷入心理困境的人们提供帮助。五华区艺卓艺术学校妇联主席、执行校长张祯将艺术教育作为推动社区和谐、传承文化的有力工具,在张祯的带领下,艺卓艺术培训学校成为了苏家塘社区艺术美育的教学机构,为积极构建和谐社区、书香社区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并推出了“美美遇见你”社区艺术节品牌系列活动,活动聚焦社区“一老一小”服务,推出了“小孩也很忙”艺卓美育儿童社区画展、银发有YOUNG老年活动中心等系列主题活动。以美育文化与居民健康为主题,推出了从轮胎上的艺术家马牌轮胎创意工作坊、“阿嚒”爱“于牙”口腔医院社区义诊等活动,为不同年龄层的社区居民找到共同的语言,有效激发了居民为社区出力、为社区添彩的热情。
03多维培训,提升素养
五华区妇联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为“三新”组织妇女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与相关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心理疏导、维权服务等活动,满足妇女的实际需求。同时,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三新”组织女性之间的资源共享、互帮互助。针对 “三新” 组织妇联干部和妇女骨干的需求,从政治理论学习、妇联业务知识、行业前沿动态等多个维度,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培养模式,利用“五华女声”微信公众号加强相关宣传,截至目前“五华女声”微信平台发布信息421条。线下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妇联资深工作者举办专题讲座、实地观摩学习等活动不断加强骨干培训,切实提升妇女干部的政治站位、理论素养、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五华巾帼宣讲团”作用,面向广大妇女群众宣讲政策理论近20场,听众近2000人。持续深化“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妇女大讲坛”线上线下大宣传10场,培训妇女近4000人次。
同“新”发力 充分发挥“她”字诀
01同心同向,赋能发展
五华区妇联找准“三新”妇联工作着力点,结合妇女创业就业、家庭教育、慈善公益等工作,让“三新”妇联组织尽显所能。在庆祝 “三八” 国际妇女节期间,深度融合“节日+商业+文化+活动”经济形式,引入金鹰、王府井、京东电器、苏宁易购等商圈超市,共同在首创奥特莱斯参与“寻找乘风破浪的她 催热‘她’经济”城市定向赛。活动当天首创奥特莱斯客流量超1.1万人次,销售额达203万,环比增长144%,同比增长32%。金鹰销售额环比增长50%。组织召开“以‘她’力量、助推‘她’经济——女性企业家座谈会”,以座谈交流的方式充分展示了新时代 “三新” 女性的精神风貌和职业素养。开展定向订单式创业就业技能培训,51名姐妹持证上岗,进一步提高妇女就业创业竞争力,为五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紧扣“政策保障”助力就业“启新程”,开展创业贷款服务,为妇女创业担任强大助力。完成小额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助力29人,发放贷款520万元,共带动就业人数86人。
02志愿服务,关爱发展
五华区妇联组建 “三新”组织巾帼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辖区“三新”组织妇女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积极响应五华区妇联“爱心爸妈”结对关爱志愿服务工作,报名成为五华区“爱心爸妈”志愿者,积极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活动,与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结对帮扶,不定期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心理关爱。WO-MEN合唱团妇联在中秋节承办2024“月满中秋”音乐会,在医院医养中心举办了“九九重阳 敬老爱老”慰问演出,30余名女性业余演唱者用她们浪漫的歌声,绘制了一幅家国情怀与社区和声交织的动人画卷。云南柏福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五华分公司妇联执委利用闲暇时间及重要节日走访慰问独居老人,把老人当成自己的家人看待,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处理生活琐事,群众对她们的行为赞不绝口。柏福居妇联还积极联系相关资源开展义诊活动3次、开展预防“两癌”知识宣讲5次,为辖区群众免费体检身体,受到群众好评。云南省佑福健康有限公司妇联积极开展健康义诊、健康知识科普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女职工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不断汇聚女性智慧和力量,为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巾帼贡献。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也增强了 “三新” 领域妇女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今后,五华区妇联将坚持党建引领、守正创新、应建尽建的组建原则和“先建立、后完善、再提高”的工作原则,着眼党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要求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自身特点,进一步创新妇联组织组建的新形式、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工作方法的新举措,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拓展妇联组织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进组建工作,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不断提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妇联组织覆盖面,不断延伸妇联组织触角,壮大基层工作队伍,凝聚广大妇女磅礴力量,激发妇联组织内生动力,扎实推动五华区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