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妇联整合部门资源,探索建立以儿童为中心、以家庭为对象的三级介入家庭教育模式,部门合作机制有效运转,构筑起儿童保护的家庭防线。
“三级介入”即普通家庭一级介入,通过学校家长学校实现家庭教育通识课程100%全覆盖;重点家庭二级介入,通过村(社区)家长学校推动亲职教育工作坊重点人群覆盖;特殊困境家庭三级介入,通过“一对一”陪伴式支持,帮助特殊困境家庭重建和谐关系。“三级介入”家庭教育模式旨在构建部门对家庭的支持体系,增强家庭对儿童的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对儿童的暴力,为儿童成长提供支持。
2020年以来,玉溪市妇联实施全国妇联、联合国儿基会家庭教育项目,在全市实施“童·成长”父母支持计划,以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市为重点,以社区家长学校为阵地,通过亲职教育工作坊提升家长的儿童保护意识和能力。2022年,玉溪市依托玉溪师范学院,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指导服务项目,研发3-12岁儿童家庭教育通识课程,通过学校家长学校实现家长100%全覆盖。2023年,市妇联在澄江市先行先试实施玉溪市困境家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项目,探索特殊困境家庭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路径。
为解决家长学校课程系统性不强,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市妇联联合市教育体育局于2022年启动实施家庭教育研究指导服务项目,由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牵头组建研发团队,开展本土化家庭教育课程研发,探索建立幼儿园、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通过学校家长学校确保家长100%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目前,研发团队面向一线教师、家长和学生开展问卷13500份,开展面向一线教师、家长、学生的调研访谈9场次,研发幼儿园、小学阶段(3-12岁)家庭教育通识课程18个。课程将于2023年10月投入试用,2024年实现全覆盖。
为增强家庭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在全国妇联/联合国儿基会的支持下,玉溪市实施“童·成长”父母支持计划,制定《玉溪市关于实施“童·成长”父母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玉溪市“童·成长”父母支持计划师资管理办法》,构建初级、二级、一级师资队伍体系,设立师资证书及家长证书两个系列,在全市村(社区)逐步开展亲职教育工作坊,计划5年内实现村(社区)全覆盖。“童·成长”父母支持计划与昆明市呈贡区童行社会服务中心合作,引入云南省社科院、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等专家团队,通过培训师资并支持他们每2-3人为一组在村(社区)家长学校开展亲职教育工作坊,提升儿童照顾者的能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亲职教育工作坊以联合国儿基会亲职教育手册为指导,以儿童保护因素为框架,包含儿童观、儿童权利、儿童发展规律、亲子沟通、家庭规则制定等内容,每个工作坊共4次课程,照顾者需完成全部课程方能取得证书。通过开设家庭教育工作坊,搭建村(社区)分享交流平台,建立社区小组以及广泛的参与和体验,让学员之间相互分享、充分交流,形成社区支持系统,缓解学员在家庭教育中的焦虑,构建更加和谐的儿童成长环境。自2020年11月启动第一期初级师资班以来,截至2023年5月,全市共开展初级师资培训班6期,培训亲职教育初级师资198人,提升班1期培训38人,在104个村(社区)开设亲职教育工作坊,1101名家长完成亲职教育工作坊培训领取亲职教育家长培训证书,“持证上岗”。
为破解触法、学困等特殊困境儿童家庭教育难题,市妇联于2023年2月在澄江市启动实施困境家庭家庭教育支持服务项目。困境家庭家庭教育支持服务项目由专家指导当地师资团队直接入户,通过对特殊困境家庭开展深度“一对一”帮扶,开设亲职教育工作坊、儿童成长营等方式,帮助这些家庭重构良好家庭关系,助力家庭健康发展,项目同期探索建立工作流程、制定工作手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特殊困境家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目前,通过专家面谈从48名报名的志愿者中筛选30名志愿者组成15个团队,对他们开展了3次骨干师资培训,对16户特殊困境家庭开展“一对一”包裹式家庭教育指导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逐步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困境家庭社会支持体系。
在推进三级介入家庭教育模式中,玉溪市充分发挥妇儿工委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的职能,建立统筹推进机制和协同联动机制,探索困境家庭支持机制,明确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和任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适时开展督查检查,研究项目推动情况,研讨项目存在的问题,制定帮扶干预计划,开通儿童保护“绿色通道”,实现部门联动服务,推进构建齐抓共管儿童保护工作格局,解决儿童保护“最后1米”的问题,跨部门儿童保护合作机制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