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适逢周六,爱心妈妈姜娜像往常一样来到困境儿童小美(化名)家。“姜妈妈,我这次考试成绩进步了!”“姜妈妈,你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并不善于表达的小美因姜妈妈的到来开心不已,话也比以往多了不少。
姜娜是一名亲子阅读基地负责人,她还有一个身份是双鸭山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志愿服务团的爱心妈妈志愿者。据姜娜介绍,小美因父母离异产生了厌学情绪。经过爱心妈妈们谈心帮扶,小美整体精神状态改善了许多,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像爱心妈妈姜娜这样帮扶困境儿童小美的故事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每天都在发生。
为开展好爱心妈妈关爱帮扶工作,集贤县妇联发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妇女组织网络体系优势,发动妇联执委、三八红旗手、村妇联主席、妇女小组长、家庭教育讲师以及各行各业具有爱心的群体组成爱心妈妈队伍,积极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推进结对帮扶工作逐步实现全县全覆盖。
爱心妈妈绽放“关爱之花”
自从双鸭山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志愿服务团活动开展以来,爱心妈妈们各显神通、百花齐放,一位又一位爱心妈妈志愿者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目前集贤县有170余名爱心妈妈,结对帮扶200余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目前该项工作还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爱心妈妈们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原则,深入群众、贴近家庭、面向社会,用爱播撒阳光,温暖儿童心田。
在集贤县的农村、社区等,处处都能看到爱心妈妈们忙碌的身影,那鲜艳的红马甲,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温暖了一颗颗童心,更温暖了广大的家庭。各级妇联融合妇女儿童之家、家长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充分发挥爱心妈妈作用,依托“女童保护小屋”、“妇女微家”等公益项目,利用传统节日、寒暑假等契机,广泛开展心理疏导、红色教育、亲子活动、关爱陪伴、家庭教育、消防演练等形式多样的活动10余场,惠及广大家庭和儿童。
“多样服务”丰富“多彩生活”
一中附属学校的小玥一直由奶奶抚养,孩子性格内向、敏感、自卑,爱心妈妈张丽经常带着她参加“女童保护小屋”项目点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帮扶和家访,孩子已是判若两人,变得开朗活泼,也时常能看见她脸上自信、灿烂的笑容了。
在各级妇联组织的推动下,爱心妈妈们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关爱服务活动,丰富了广大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爱心妈妈根据自身擅长优势,为孩子们提供富有内涵、家长儿童乐于参与的各类公益课程,满足家长儿童精神文化和娱乐需求。如开展互动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画画、剪纸、写春联等文体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让孩子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高品质的文化供给丰富精神生活。同时充分挖掘体育资源,以运动健康为主要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通过健步走、慢跑、健身操、户外亲子体育活动等,让孩子们动起来、跑起来、跳起来,以高质量的体育活动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与此同时,爱心妈妈们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家庭教育和儿童安全自护知识宣讲,用满腔热情铺撒关爱服务善举,用所学知识维护儿童和家庭合法权益,倾情搭建儿童健康成长平台。
“暖心帮扶”护航“安心成长”
说起爱心妈妈,家住于永安乡青春村的张某记忆犹新。去年夏天,她突然昏倒在地里,送医后确诊患有左肺恶性肿瘤、阻塞性肺炎等疾病。张某和丈夫离婚后,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为了不让张某两个孩子辍学,找到了县妇联,得知情况后,爱心妈妈张頔和另外几名“爱心妈妈”四处奔走,协助她和前夫洽谈要求每月800元的抚养费。张某两个孩子的学习生活得到了充分保障。
在走访过程中,爱心妈妈们了解到,由于监管和关爱的缺失,有些留守儿童染上了不良习惯。用自身行动为每个困境中的孩子搭建健康成长平台,守护一方净土,爱心妈妈们深感责任重大。今年,身为政协委员的“爱心妈妈”王广信计划向政协提交《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关爱的建议》《关于加强对学校附近商家为未成年学生提供手机服务监管的建议》等提案。
爱心妈妈用脚丈量、用心服务,她们入户走访,开展留守儿童摸底调查和家长务工需求统计,并建立档案。为留守儿童家庭积极对接用工企业、推介招工岗位,同时积极开展“陪伴的力量”家庭教育宣讲活动……近年来,集贤县留守儿童数量大幅减少。通过一对一个案服务,爱心妈妈们或是开展关爱陪伴进行亲情连线,或是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提升亲子关系,或是提供物质帮扶送上学习生活用品,用暖心帮扶细心呵护每一个有需要的孩子,护航他们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