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种习焉不察的现象—我们对待外人很和善、礼貌,却把坏脾气、恶情绪留给最亲近的家人,久而久之造成和家人不睦。那么,该怎样和家人相处呢?来看看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
古人讲“人生百日,体露真常”,是说孩子出生一百天的时候,面部表情是发自内心的。比如看到身边的人,眼睛亮闪闪,嘴角露出微笑,这就叫人的天性。但是因为后天不良环境熏染,婴儿对人的这种自然的亲爱、信任、友好、恭敬渐渐丧失,心里充满了怀疑、对立、排斥,同时也学会了圆滑与伪装,可以随时切换几副面孔。一些人因为某些目的,对待外人能做到表面上恭敬,做出来的行为尚符合礼;而对待家人,因为不需要装给别人看了,就肆无忌惮,放任情绪伤害最亲近的人。
《礼记》中说:“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对家人有爱的人,一定有和柔的语气、欢愉的神色、温婉的容貌。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因为和家人太熟悉了,就忽略了分寸,对伴侣、孩子甚至长辈经常流露出不耐烦、理所当然的神色和口气。“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种在不知不觉中积累的愠怒,会让家人之间产生隔阂。
所以,越是亲近的人,越要讲究说话与相处的艺术,这也叫善事家人。具体该怎样做呢?
“毋不敬”
善事家人应该从孝敬父母开始。《群书治要·孝经》上说“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居家的时候,应以恭敬心对待家人。这个恭敬之心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孔子的弟子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有了事情,儿女去代劳;有了好东西,让父母先吃,你以为这就是尽到孝道了吗?养父母之身,代父母去做各种家事,这是为人子尽孝最起码的本分。但是做到这些远远不够,还要养父母之心,对父母恭敬。侍奉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能可贵的。
希腊短片《那是什么》中,讲了一个父子之间的故事。儿子带着父亲到花园里闲坐,儿子在看报纸,心并没有在父亲身上。有一只小鸟飞到旁边,父亲想和儿子交流,就问他:“那是什么?”儿子漫不经心地把眼睛从报纸上移开,说:“那是一只小鸟。”说完,又扭头看报纸去了。过了几分钟,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有些不耐烦,说话也不礼貌了:“那是一只小鸟啊!”说完又低头看报纸了。过了一会儿,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的声音更大了:“那是一只小鸟!”但是,父亲还是想跟儿子交流,就又问:“那是什么?”这一次,儿子把报纸扔在地上,非常生气地对父亲吼道:“那是一只小鸟!我都跟你说过几遍了,还问,真烦!”听到这样的回答,父亲默默地站起身来,走进屋里。
父亲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日记本。他翻开一页,递给儿子,说:“大声读出来。”儿子念道:“有一天,我带儿子去公园散步。他看到了一只小鸟,问我那是什么?我很耐心地告诉他那是一只小鸟。但是儿子很好奇,不停地问,那是什么?那是什么?我仍然很耐心地告诉他,那是一只小鸟。整个下午,儿子问了我21次那是什么,我每一次都无一例外地告诉他,那是一只小鸟。因为我对儿子充满爱心,丝毫不觉得他反复地问这个问题很烦……”当读到这里的时候,儿子非常惭愧,把父亲揽在怀里,紧紧地和他拥抱在一起。
这个故事里的儿子是一个外国人,没有接受儒家孝道的教育,但当他读了父亲的日记,孝心被唤醒了。这说明父子有亲是天性。父母爱儿女,儿女爱父母,都是人之常情、自然而然的,不是圣人给我们规定下来的。圣人的教导,是顺着人的本性去教,这就叫“率性之谓道”,顺着人的本性去教,才能够把人教好。
我们理解古人的教诲,不要盯着一字一句,而要领悟圣人的广大智慧。譬如孝之色难,这个孝的涵义可以延扩,儿女侍奉父母应和颜悦色,那儿女的这种态度从哪里来呢?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是春风拂面、轻言细语的;父母相处时,要做到和睦互敬、亲密和气,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等孩子长大成家后,自然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
“三思而后言”
怎样做到对父母孝敬呢?可以看看《弟子规》的这几句话有没有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做了错事,儿女也要去顺应,所谓“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儿女有劝谏的义务,但是劝谏的口气、态度要温柔委婉。“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如果你的谏言、规劝,没有被父母采用,你不能有抱怨之心,还要更加恭顺,等到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次劝说。
可见,古人是多么有智慧,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告诉我们该如何行孝。不仅要有孝心,还要讲究行为和语言的艺术。比如劝导父母,首先要选择他们心情比较愉悦的时候,在指出缺点之前,还要先美其长—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赞叹他们的长处,然后委婉地说,如果再怎么做就更完美了。这样的做法充分尊重了父母,会让他们比较容易接受。
从这一点可以引申到教育孩子上。亲子之间沟通困难,常常是因为缺少了尊重和接纳。比如父母教育孩子,总觉得理所当然,“我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听呢?”其实父母忽略了孩子是个独立的人,也有自尊心。古人讲“因材施教”。如果孩子本来就不自信,父母对他的言辞还很严厉、苛刻、挑剔,就会让他越来越自卑,甚至生出逆反心理。有时候,我们说了一句不经意的话,对方听了可能会耿耿于怀,甚至与你产生隔阂。古人说“三思而后行”,跟家人说话也要牢记这句话,说话前考虑到方方面面,不能顾此失彼。
说话一定要讲究艺术,多说鼓励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因为鼓励会激发潜能,批评会造成隔阂。有时,虽然我们是好心好意,也确实是为了对方着想,但说出来的话很刺耳,让对方难以接受。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在夫妻相处时最容易体现。爱人遇到了困难,或者做错了事,向焦灼的他说几句宽慰、理解、体谅的爱语,那么,他在外受的委屈都会烟消云散,心中温暖,也会对你充满感激。相反,有些夫妻仗着自己是对方最熟悉的人,不断揪对方的短处,盛怒之下经常脱口而出过分的话,爱人受到的伤害会慢慢变成一根刺扎在心里,伤口难以愈合,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和爱人说话一定要三思而后言,避免恶语伤人。
《孔子家语·观周》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孔子到周家去观礼,来到周家的始祖后稷庙,发现庙里有一个金人塑像,奇怪的是,金人的嘴被蒙了起来。孔子绕到金人背后,看到铭文上写着:古之慎言人也。所以,后来形容一个人说话要谨慎,就用“缄口”这个词。孔子以四个科目教导学生,首重德行,其次是言语,然后才是政事、文学。可见,孔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在研究讲话的艺术、说话的学问了。
古人的智慧如同星辰,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也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指引。善事家人,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理解与爱的力量。让我们把这份智慧融入日常,和最亲近的家人和睦相处。
作者简介:刘余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伦理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主任。代表作:《领导干部读〈群书治要〉》《平治天下》《〈群书治要〉十讲》《刘余莉传统文化十二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