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
  •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
  • 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
  • 家庭建设轻教材
立即订阅《婚姻与家庭》
首页文章详情

读书、写书、共享书,这个家庭用书香涵养好家风

发布时间:2024-09-30 16:19:52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李际昕

以书香润泽人生,尊老爱幼,和睦邻里,并尽己所能影响他人,是这个大家庭不变的家风传承。

▲张海恩(右二)与家人合影

在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中,有这样一户七口之家。两代人中,先后有5人投身教育事业,其中,4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3位是市青年名师培养对象。这个家庭出版了6部编著,建造公益书屋,将自家购置的两万多册图书无偿开放,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书育人的深刻内涵。这就是广东省茂名市的张海恩家庭。

教子有方,从书籍中汲取力量

2024年7月31日,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19岁的中国小将潘展乐如飞鱼般冲向终点,打破世界纪录。赛后,他的采访既真实又自信。张海恩笑着问大女儿花花:“你有什么感想?”花花思忖片刻:“面对别人的轻视,要加倍努力,用实力回击他们。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柯察金那样。”张海恩和丈夫陈景阳相视一笑,从书籍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生活的每个场景都化为成长的契机,是两人教育孩子的共同理念。

张海恩是广东省茂名市第十六中学高中的政治教师兼班主任,从教17年。她教学成绩显著,曾连续3年培养出市政治状元,主持省市级多项课题,发表论文课例获奖10余篇。成立名师工作室后,她通过培训和示范引领,一年累计获奖30项。夫妻俩并驾齐驱,陈景阳作为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和团委书记,教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所获奖项累计48项。夫妻俩都是茂名市名教师。

夫妻俩从未因工作忙碌,忽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一有空儿,他们便陪两个女儿玩耍、聊天、读书,“对孩子的童年而言,关注和陪伴就是最好的爱”。

同为教师,张海恩和陈景阳对读书有着这样的共识:“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从大女儿花花6个月大开始,他们便一人一晚,轮流讲睡前故事,栩栩如生的讲述令孩子沉浸其中。

随着大女儿的年龄增长,故事分享成了一家人在空闲时间常做的事。最初共读完一本书之后,大家畅所欲言,争着表达自己的看法。后来,张海恩的想法改变了:“读书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只起引导的作用,应该多倾听孩子。”于是,在两个最忠实听众的鼓励下,女儿越来越敢于思考和表达。

书籍是一个人成长的力量源泉。一天,花花放学回家后闷闷不乐。原来,课间同学的辩论让她倍感委屈:“为什么大家都不支持我呢?”“为什么一定要支持你?别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呀。”听了妈妈的话,花花更不乐意了,她眼圈红红的,噘着嘴回到卧室。

女儿抗挫力这么低,如何应对未来生活的风浪?夫妻俩再三思索,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送给女儿。读完后,她引导女儿思考:“如果你只有三天光明,会去做什么事情?”花花愣住了,这个问题出乎她的意料。

“生命很短暂,并非现在拥有的东西就可以一直拥有,我们该如何面对?”“你遇到的困难比海伦更大吗?她是怎么做的?你又是怎么做的?”一连串问题抛出,从小无忧无虑的女儿被深深触动,陷入了长久沉思。

一番启发和引导之后,夫妻俩欣喜地发现女儿变了。对于过去望而生畏的“拦路虎”,如今不再抱怨逃避,而是想方设法坚持克服。对身边的人也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多了许多关心和包容。

小女儿宁宁性格与姐姐截然相反。花花偏“静”,宁宁偏“动”,更有主见。张海恩觉得,要因材施教,学会放手。对孩子喜欢的书法、画画、游泳,她全力支持;而其不感兴趣的如跳舞、弹琴等,她也从不强迫,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在夫妻俩的齐心协力下,两个女儿都很出色。15岁的花花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当地书法、征文大赛中多次获奖。今年,又顺利考入茂名市第一中学。5岁的宁宁被幼儿园评为“书香宝宝”和“智慧之星”。收到大女儿的录取通知书,再把小女儿的奖状贴到墙上,张海恩和陈景阳的心里既喜悦又感慨。

言传身教,和谐家风代代相承

孩子的健康成长得益于父母的悉心培养,也离不开良好家风的长期熏陶。2007年,22岁的张海恩大学毕业后考入茂名市第十六中学,成为一名高中政治老师。虚心好学的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胆参加公开课录像课比赛,并于省教学大赛中获二等奖,成为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2008年1月,同事热心牵线:“咱们学校陈略老师的儿子陈景阳比你大5岁,在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任教,我看你俩挺合适!”

初次见面,陈景阳对活泼开朗的张海恩一见倾心。不久后的春节,张海恩回农村老家过年,陈景阳决定亲自登门拜访长辈。山路崎岖,交通不便,陈景阳提着礼品一路打听,倒了好几趟车,终于敲开了张海恩家的门。看着风尘仆仆的陈景阳,张海恩在惊喜之余,更被这份真诚所感动。

面对张海恩一大家子的亲友,陈景阳显得周到而礼貌。他默默记住每一位亲友的称呼,陪两位老人聊天,陪小表弟下棋,还征求张海恩的意见,细心地给每一个孩子发红包。这份尊重与体贴让张海恩心里暖暖的,爱意悄然萌生。

然而,横亘在张海恩面前的,还有一道巨大的难关。陈景阳的母亲梁肖英曾是市职业高级中学苗苗幼儿园的一名教育工作者。2002年,她不幸遭遇车祸,生活不能自理。和陈景阳结婚,就注定了今后的生活不会轻松舒适。可张海恩并未犹豫。在她看来,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况且,景阳父亲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妻子的故事在十六中早已成为美谈,出自这种家庭的孩子一定会是个好丈夫。她坚信自己的选择不会错。

当年8月24日,情投意合的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当张海恩还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和蔼可亲的婆婆却像变了个人。这天傍晚,婆婆突然用凶巴巴的眼神盯着她,质问道:“你是谁,到我家来干什么?”她被吓呆了,手还被婆婆抓了一把,手背上立马多了几道血痕。

正紧张时,公公拿着一本相册快步走来:“肖英,这是咱俩年轻时一起去公园时拍的,你还记得吗?”他用轻柔的口气和老伴儿聊起过去的生活,还和她一起唱了她最爱的《南泥湾》。一顿安抚过后,婆婆暴躁的情绪逐渐平稳,混沌的大脑也重新清晰起来。得知自己抓伤了张海恩,婆婆懊悔不已,一个劲儿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原来,这是婆婆车祸留下的后遗症。每到傍晚便意识模糊,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打人骂人,甚至用轮椅撞人,都是家常便饭。这些年,公公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照顾受伤的妻子,还要操心儿子和正在上学的女儿陈良湾。但他从不抱怨:“以前肖英为家庭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现在遇到这种状况,我要守在她身边不离不弃,继续爱护她,照顾她一辈子。”

公公的这份爱与责任深深影响了陈景阳和陈良湾,也让张海恩发自内心地敬佩。只要有时间,大家都会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十几年来,喂水喂饭、洗澡擦背、端屎倒尿,张海恩不嫌脏不嫌累,什么都做。婆婆发病时,张海恩像公公那样,耐心地陪她唱歌、聊天、看电视,帮她快速平稳情绪。周末,推着婆婆去公园欣赏美景。树影婆娑,清风拂面,婆媳俩有说有笑,这幸福的场景让邻居们直竖大拇指,夸她是个好媳妇。婆婆一见人就说:“这是我儿媳妇,她对我可好了。”

随着两个女儿相继出生,张海恩发现,每次奶奶发病时,孩子都很害怕,躲得远远的。“百善孝为先”,她决定和女儿们好好谈谈。“奶奶并不想打人,而是因为出车祸导致生病,没办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你不舒服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照顾你;现在奶奶生病了,我们是不是也要一起来照顾她?以后如果妈妈变老了、病了,你是不是也要照顾我……”循循善诱的话语渐渐解开了孩子们的心结,也让她们明白,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才是家的真正意义。

在全家人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越来越懂事,抢着照顾奶奶。一次,张海恩夫妻有事外出,回家后花花已做好午饭:盐焗鸡、煎鱼、烧青菜,还有一锅冬瓜汤,相当丰盛。宁宁把奶奶推到餐桌旁,花花喂奶奶吃饭喝汤,一家人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公益书屋,邻里共进润泽四方

▲张海恩(中间左一)节假日在农家书屋与乡亲们交流学习

孝老敬老、书香育人,张海恩家的好家风获得大家的一致赞扬,但她总说这一切都离不了公公陈略的功劳。

陈略是一位优秀的高级物理教师,在40年的教书生涯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曾被评为省师德先进个人,获市政府记功奖,还被评为市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也是儿女们的榜样。

业余时间,陈略热爱读书,也喜欢收藏图书。他常对孩子们说:“书是最好的朋友。”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都成了小书迷。直到现在,陈景阳下班回家后,依旧爱钻进书房看书,或亲子共读。女儿陈良湾则喜欢文学创作,如今是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写作能力出众的她,在班主任能力、论文、课题上多次获奖,也是市青年名师培养对象。

“营造好氛围,会让更多人爱上读书。”2008年,退休的陈略和儿子儿媳一起动手把车库改造成阅览室,摆满各种书籍,并购置象棋等文娱用品,供小区居民免费使用。在阅览室中,每面墙上都贴满了亲人、朋友、学生这些年陆续赠送的原创书法、绘画作品。“我们既珍惜这份简单的情谊,也希望人人参与,让文化事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车库阅览室成立至今已经15年,来看书、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当地文明建设的标杆。

在老家龙湾村建造一座农家书屋,让乡亲们有书可看,一直是陈略的心愿。2019年,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书屋坐落于陈家祖屋旧址,开放给全村村民阅读学习。推开门,15排书架上,农用科普、党史伟人、英雄故事等各类图书共计25600多册,整齐地摆放其中。有了书屋,村里的学习氛围浓郁起来。什么菜健康营养、怎么治尿酸高肾结石、怎么种植粮食产量高……依靠书籍的科学指导,乡亲们心里有了数。

书屋还是张海恩的教育基地,她会不定期组织学生来参观学习或探讨交流。一次,她邀请大学学长和正读高三的学生家明一起讨论未来职业规划,过来人的建议让家明找到前进的方向。

陈略年轻时在老家教书,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乡亲们把他们一家当作最信任的人。逢年过节,只要回来,几十号人轮流来书屋看望他,大家聊聊近况,说说规划,尤其是和上学有关的难题。对于乡亲们的求助,一家人从不拒绝,“一个援手或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何乐而不为?”

一次,陈略回村小住,村民向他提议:“你是文人,动笔写写龙湾的史实,帮助青年人了解龙湾,更好地建设龙湾村多好啊!”陈略动了心。在他的带动下,张海恩夫妇、陈良湾、花花都加入了编写《龙湾好风光》的行列。大家挨家挨户去统计村里的人数,询问过往的英雄故事,了解风土人情的变化等,收集完所有资料后再整理撰写,编辑校对,联系出版。这是件相当耗费时间、精力,甚至还要贴钱的事情,但全家人都以参与其中为荣,毫无怨言。《龙湾好风光》出版后,他们给村里每家每户都送了一本。一位大学生读完后惊喜地说:“没想到,我们龙湾村竟然这么了不起!以后,我一定要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

对于传播地方历史文化,张海恩一家从来不遗余力。尤其是陈略,他退休后先后主持编撰出版《教师之家》,介绍茂名当地历史文化的系列摘录文集共6册,并录制影碟《车库文化》。年近八十,他依旧有一颗火热的心,不知疲倦地为社会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种精神激励着家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陈景阳在学校里经常组织和参与志愿活动,比如义务防疫、创文创卫等;张海恩带着花花常常到养老院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帮他们读书读报等。

以书香润泽人生,尊老爱幼,和睦邻里,并尽己所能影响他人,是这个大家庭不变的家风传承。2024年7月,陈景阳在为自己名师工作室紧张筹备着,张海恩则带着花花去省内名校参观,希望激发她向上的动力。晚上,一家人聚在车库阅览室的桌前,聊着最近的见闻和感受。屋内书香氤氲,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

(感谢广东省妇联宣传部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精彩专题

Copyright 2009-2024© www.mf-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婚姻与家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307号-1
电话:010-65060651
地址: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