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千万别因为一时心血来潮或者仅凭“感觉”;面对留守儿童,也千万不要有刻板印象。
先做好这一条,再决定是否做志愿者
作为“种爱计划”17组组长,于露参与项目的年头并不长,体会却很深。
“希望每一位志愿者在参与‘种爱计划’前都能有一个觉察和自问:你对自己要参与的这个公益项目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你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没有提前的预估和安排?你真的准备好较为长期的一对一陪伴了吗?你知道这件事情对于孩子和自己的意义吗?希望每一位志愿者不只是因为一时心血来潮或者仅凭一份想要付出爱心的‘感觉’而加入,而是用理性一条条筛过、检过才决定加入,这是对孩子,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于露说这些话,是因为发生过志愿者退出的事情,“只跟孩子通了一次信就选择退出了,理由仅仅是因为‘没感觉了’”。她尊重志愿者的选择,对方也许有难言之隐,但是这确实引发了于露后面的这些思考。
后来,组里一位志愿者谈到自己接手其他志愿者对接的孩子时提到,孩子有种“带着期待的恐惧”,既希望沟通又害怕沟通。孩子不会掩饰自己的感情,有可能在面对第一个志愿者时,他已经很大程度地敞开了自己。突然换人后,他感到拘谨、紧张,可能还有陌生感。
有的志愿者做得特别好,在对接的过程中会做好衔接,会在信里告诉孩子,之前的志愿者叔叔/阿姨家里发生了一些情况,不能再参与这个项目了。有些孩子收到信后,会关切地问候:“之前的志愿者叔叔/阿姨发生了什么事?他/她是不是很难过?请一定帮我向他/她问声好。”于露说:“看到孩子的回信我特别感动。交接的过程中,志愿者撒了一个善意的谎,但在孩子那里是全然的信任,甚至还有关心和牵挂。”
除了个案,于露看到更多的是志愿者的用心和爱。
“大家都很忙,却都能及时回信,一直坚持下去。”她的小组里,有的志愿者主动接收两个孩子的书信,更有的同时接收四个孩子的书信。于露认为,除了这个项目能够帮助更多孩子外,还因为志愿者们看到了自己在其中的成长和收获,这是他们的内驱力所在。
有的志愿者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未曾看到、未曾经历过的生活;有的在跟孩子的互动中,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沟通;有的从孩子的经历中重新审视自己对于“苦难”的认知是否单一和局限,开阔了思维;有的在对生命的体验中有了一份新的收获;还有的认为:陪伴一个孩子好多年,看他成长,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
志愿者不是拯救者,也不是权威
于露说,在很多志愿者的认知里,父母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不叫“苦难”,这只是孩子一段不同的生活体验,而这样的体验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成长。有这样的认知很重要,可以帮助志愿者更好地开展志愿活动。
志愿者在给孩子回信的时候从不是“拯救者”,而是带着向孩子学习的心态,因为这是他们所没有经历和体验过的人生。很多志愿者从孩子身上看到坚韧、乐观和独立,这不是“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而是一场双向奔赴。
志愿者也不会把自己当成“权威”,站在高处跟孩子沟通,或者“指指点点”,而是向孩子敞开宽广的胸怀,让孩子感觉值得信任。有些志愿者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甚至跌过的跟头、踩过的坑都分享给孩子,希望成为孩子的借鉴,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鼓励—遇到困难不要轻易被吓倒。还有一些志愿者在孩子遇到学习的困难时,非常认真地给孩子介绍具体的学习方法。
“孩子不仅能感受到志愿者是抱着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更能感受到叔叔阿姨是把自己当成被帮助的对象,还是朋友。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的感受能力很强,解析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并不是完全通过对方的语言,而是通过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来感知周围的世界以及成人对待他的态度。你对他是真诚的、用心的还是敷衍的,孩子是能感受出来的。”于露说。
去除刻板印象,看见真实的孩子
很多志愿者表示,真正接触留守儿童后,发现他们与自己想象得有很多不同。孩子们不全是内向、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的,很多孩子都很活泼开朗。
“姐姐,我不喜欢上数学课,我认为数学课是我的世界末日。我最喜欢语文和英语,觉得特别有趣。对了,姐姐,你能教我一些学习数学的技巧吗?”
“阿姨,看到您说自己正在学习健康知识,我想悄悄问一下:为啥手会出汗?人会有疾病?”
于露说:“每次看到孩子们的回信,我都感觉他们好可爱,经常有许多感动。有的小朋友给志愿者送来自己精心制作的卡片和作品手工,有的热情邀请志愿者去自己的家乡做客,有的快乐地跟志愿者讲述学校发生的趣事,还有的向志愿者吐露心声和小秘密……”
读着孩子们与志愿者的信件,于露的眼前常常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场景。“我好像能同时看见平行时空的两个人,或沉思,或开怀大笑,而最终,他们都将千言万语化作一纸书信寄给对方……”
于露说,很多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更有智慧。
有一次,一个孩子跟志愿者说起自己要转学了,父亲给他选了一所学校,但他有自己中意的学校,想坚持自己的想法。志愿者在信里问:“你跟爸爸的想法不一样,你要怎么坚持自己的想法呢?”孩子说:“我会去跟爸爸沟通,谈谈我为什么喜欢这所学校,再谈谈我的感受……”
志愿者在心里为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孩子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立判断能力。很多时候并不会因为外界而受到影响,只是没有机会或者不敢表达,又或者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父母不过多干涉,是对孩子能力的最大保护。”
于露和志愿者常常会聊到教育,从“关注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聊到“有父母陪在身边的孩子就一定幸福快乐吗”。有些孩子虽然有父母的陪伴,可如果父母过度控制,不能让孩子发展出自我独立的部分,未必是好事。为什么有些孩子会选择各种形式的逃避,比如躺平、沉溺游戏,其实是在压力和控制环境下的一种自救。
于露说,无论父母是否陪伴在孩子身边,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都将深深影响到孩子。愿所有父母和志愿者都能用心陪伴孩子,愿所有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
长按二维码,助力种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