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情此景不仅有独特的时令意义,更为我们提供了传承慎终追远家风的契机。
清明既是春耕播种的农时,又是春游踏青的佳期,更是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缅怀先人的传统则在时令意义之外,赋予了清明节寄托情感和传承精神的功能。从家庭而言,谱写的便是慎终追远的家风。
“慎终追远”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本意是,慎重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思久远的祖先,民风道德就会日趋忠厚。可见,社会的淳风厚德源自家庭内对先人远祖的不忽、不忘;而子孙不肖、数典忘祖,则会导致礼崩乐坏,甚至民族危亡。
孔子的世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开枝散叶,被誉为“天下第一家”。这与孔府“慎终追远”的家风不无关系。2500余年来,孔氏后人为纪念孔子进行的家祭从未间断,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家族祭祀。2006年,祭孔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清明,孔子79代孙孔垂长先生从台湾回到曲阜,以主祭官身份出席了尼山孔庙春祭和孔林家祭。
祭祀祖先的传统不仅是一家之事,更是国之要典。“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先秦时,祭祀与军事活动同等重要,都关乎国运。华夏民族自称“炎黄子孙”,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为共同祖先。祭祀黄帝的传统从尧、舜、禹时期一直延续到当代。每年,陕西延安的黄帝陵都会在清明举行公祭黄帝典礼,并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祭祖,对古圣先贤的纪念也是具有“追远”的意义。如清明节的一个由来便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贤人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流亡他国19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甚至“割股啖君”。重耳成为霸主后,介子推却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晋文公为逼其出,于清明日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终被烧死。晋文公感其志,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此后,当地改称“介休”,清明又称“寒食节”。
如今的清明节,除了去自家墓地祭扫外,人们也会有组织地到各地烈士陵园凭吊先烈。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是铭记人民英雄的无字史诗。2014年,国家确定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此后的每年当天,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一起在纪念碑前举行纪念活动。国庆节前纪念英烈,提醒人们国家安定繁荣来之不易,也符合古来“秋祭”的传统。春秋二祭意在“春祈秋报”,即春明志、秋感恩。
抚今追昔,斯人已逝,不朽的是精神。2021年9月29日,党中央批准并公布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从当初的“建党精神”到今天的“丝路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文明祭扫,更应继承前人的遗志,珍惜当下的生活,以及弘扬向上的精神。
作者简介:彭旭
北京安忻睡眠门诊医疗主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