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
  •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
  • 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
  • 家庭建设轻教材
立即订阅《婚姻与家庭》
首页文章详情

贺子珍纪念馆: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

发布时间:2024-03-22 13:12:10
来源:江西省妇联

近日,贺子珍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消息传来时,贺子珍纪念馆的讲解员肖慧非常激动,她说:“这是一个鞭策,激励我们要更加深入地挖掘贺子珍的故事,发挥好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是江西省永新县最鲜活的底色。永新是贺子珍的故乡,也是她为党的事业拼搏奋斗过的地方。

2007年11月,位于江西永新县的贺子珍纪念馆正式开馆。纪念馆再现了毛泽东夫人、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贺子珍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

“她是一个巾帼英雄”

“作为一名女子,她与男人一起征战;作为女儿,她与父母生离死别;作为母亲,她与骨肉天各一方;作为妻子,她与丈夫患难与共……”每每在为参观者讲解时,肖慧总是会提到这句话。

在永新县出生的肖慧,从小就听父母讲过“双枪女将”贺子珍的故事,2007年大学毕业后,她听从了革命老区的召唤,回到家乡担任贺子珍纪念馆的讲解员。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对贺子珍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步入贺子珍纪念馆,一楼展出了贺子珍生平事迹。“井冈山上的第一位女红军”“长征中的女战士”“毛泽东同志的夫人”……

在为参观者讲解的过程中,肖慧发现,贺子珍长征途中勇救伤员的故事总是能打动许多人。在长征途中,敌机对红军进行了轰炸,贺子珍为救伤员,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伤员挡住了飞来的弹片,导致全身留下了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深入贺子珍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的“勋章”。

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贺子珍以惊人的毅力走完了漫漫长征路。之后,组织上给贺子珍发放了革命军人残废证,可以领取补助金。但直到1984年贺子珍去世,她都分文未领。

让红色的种子生根开花

贺子珍的一家是革命的一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推翻反动统治,她的一家投身革命,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她的父母暮年参加革命,矢志不移;哥哥贺敏学戎马倥偬几十载,是最早上井冈山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贺子珍、贺怡两姐妹分别与毛泽东、毛泽覃兄弟结为伴侣,志同道合,为革命英勇奋斗,义无反顾;她的小弟贺敏仁在长征路上死去;小妹贺仙圆被敌人剜去双眼而牺牲……贺子珍纪念馆运用图片、资料、文物、场景、蜡像以及声光电等表现手法,生动地再现了贺子珍本人及其家人参加革命斗争的故事,展现其无私奉献、忠于理想、从严治家的家风。

在肖慧16年的讲解生涯中,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妇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夫妇俩本是永新县人,后在外地生活,多年以后,他们带着自己的孙女重回永新,参观贺子珍纪念馆。

他们年纪尚小的孙女并不知道贺子珍的故事,在肖慧讲解的过程中,她产生了许多疑问和不解。但随着讲解的深入,女孩听得越来越入迷,小小的心灵被震撼了,还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对于肖慧来说,能看到参观者从陌生到敬佩的这种转变,是她觉得非常有成就感的一刻。

纪念馆展厅中收藏着两件珍贵的文物,总是引起参观者的驻足。一件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在塘边村调查期间使用过的水桶”,展现的是他们情系百姓,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另一件是“毛泽东送给贺子珍的熊猫牌收音机”,展现的是毛泽东对贺子珍的关爱。

大家通过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感悟那段风雨激荡的斗争岁月,感受贺子珍一家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

在永新县,有一所“子珍小学”,它的校训是“赤子怀珍”,让校园的每一个人不忘先烈之志,砥砺前行。肖慧和同事们常常去子珍小学等学校开展红色宣讲活动。

从进行馆内讲解到馆外开展宣讲活动,从线下讲解到创新线上讲解方式,贺子珍纪念馆也迎来了许多“新变化”。“红色故事进校园”“金牌讲解员带您‘云游’纪念馆”“红色故事扫码听”……贺子珍纪念馆的一系列举措,让红色的种子在新时代生根开花。

精彩专题

Copyright 2009-2025© www.mf-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婚姻与家庭杂志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307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50001
地址: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联系电话:010-65060651
举报电话:010-65060651
举报邮箱:hunyinyujiating@mf-china.com.cn
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