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现场,庭审法官眼里的孩子们
发布时间:2013-01-04 10:57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admin
当你们为了争夺抚养权而诋毁、谩骂对方时,孩子心中萌生了仇恨;当你们为转移财产绞尽脑汁撒谎时,孩子学会了欺骗;当你们为了利益逼着孩子做伪证时,孩子纯净的心在那一刻被污染。
身为一名女法官,每当在法庭上看到有的夫妻无视子女的感受,放下为人父母的尊严,撕破脸皮、无所顾忌地打一场声势浩大的离婚大战时,我就感到揪心和难过。我总想为那些被无辜扯进离婚大战的孩子们做些什么,总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唤起已离异或即将离异的父母们对孩子的关爱。这个念头一直盘踞在我的内心,并且不断叩击着我作为一名法官、作为一名母亲的良心……
这是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陈青给福建省妇联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在网上流传后,引起了网友们很大的反响,因为这是一个女法官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呐喊。在一个法官眼里,孩子到底会因为离婚案件受到什么伤害?身为父母,我们又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2012年11月1日,记者采访了陈青,听她讲述离婚法庭内外的那些故事。
她把仇恨种在儿子心里
陈青之所以给妇联写信,是因为最近一次在审理离婚案时,亲眼看见一个孩子是如何被母亲扯进仇恨的漩涡,不能自拔。
那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离婚案:因为怀疑丈夫出轨,妻子坚决要求离婚。由于证据不充分,离婚的诉求被一审法官驳回。从那之后,妻子越发歇斯底里,日夜不停地哭泣。她不厌其烦地说:“如果不能马上离婚,我就没法活了!”孩子担心妈妈会自杀,每天精神恍惚,连走路都直打晃。
当时,孩子一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可妻子为了催促法院判决离婚,隔三差五地带他跑法院找领导,甚至让他给法官写信。在信中,孩子写道:我很小的时候,那个男人就把一个阿姨带回家,当着我的面亲热……
陈青心疼地说:“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当时能记得什么呢?哪怕他真的看到爸爸与别的女人亲热,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而已。可是,在母亲的诱导甚至逼迫下,他不得不一次次去回忆那个不堪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理也受了伤。孩子无法消解那些痛苦,只能选择仇恨父亲。”
孩子对爸爸冷漠至极,从来不跟爸爸说话,不叫对方一声“爸爸”,甚至在给法官写信时,都称呼爸爸为“那个男人”。陈青为他们庭下调解时,丈夫一提起孩子,气得脸上青筋暴起:“我不管这个孩子了!他都不理我,我就当没生过他!”
看见这个情景,陈青非常痛心。她担心妻子的过分依赖,会让孩子分散学习精力,影响一生的命运;她更担心,一个仇恨父亲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幸福。
心理疏导,并不是法官的责任。可是,陈青觉得,如果帮了一个人,就是帮了一个家,这也是行善的一种方式。陈青先是找到妻子,语重心长地说:“俗话
‘为母则强’,你现在不仅是一个妻子,还是一个母亲,必须坚强,自己站起来!现在,你靠孩子给你撑腰,其实是把孩子当作老公来依赖了。等他结婚的时候,你可能会有‘二次离婚’的感觉。你肯定会争抢儿子的爱,毁掉他的婚姻。你是孩子的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疼他的人,你难道不希望他幸福吗?如果希望的话,就别把孩子扯进来,靠你自己的力量,去处理离婚的事情!另外,出去找一份工作,不要总纠结离婚的事。女人有自己的工作和朋友,人才能够活得健康、阳光,就不会这么自卑和抑郁了……”在陈青的反复开导下,这个妻子终于冷静下来。后来夫妻俩签订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离婚协议,庭下和解了。
高考之后,陈青又和孩子谈了一次:“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离婚是你父母之间的事情。即使真的出轨,他也是你的爸爸,是生你养你的那个人。他其实很爱你,你对待他的态度是不对的。而且出轨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他的原因,有你妈妈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在陈青的斡旋下,这个孩子终于肯跟爸爸说话了,这让陈青看到了希望。正式离婚那天,一家三口已经可以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说话。2012年“十一”过后,这个丈夫还特意找到陈青,咨询怎么立遗嘱。他希望自己死后,把钱全部留给儿子。
被父母逼着作证的孩子们
近几年,涉及财产纠纷的离婚案特别多。为了转移财产,男人们各显神通;而女人的对抗方式,就是让幼小的孩子作证。在这个世界上,孩子是最可爱的,最纯洁的,也是最真实的。人们总是有这样的想法:孩子的话不会假。因此在起诉离婚时,孩子被父母逼着作证,甚至是做伪证。当父母为了利益逼着孩子做伪证时,孩子纯净的心在那一刻被污染。
有一次,一个妻子给陈青打电话说:“陈法官,我老公其实有很多钱,他在撒谎!”然后,她把5岁的女儿叫过来,让她通过电话向法官作证:“宝宝啊,你跟法官阿姨说,前段时间爸爸是不是说要买一辆30万元的车?”孩子不吭声,她就一直催,陈青听见电话那边,孩子“哇”的一声哭了。陈青的心都要碎了,可这个妈妈还在逼着孩子说。最后,小女孩小声地说:“是!”妻子马上又说:“宝贝乖哦,你告诉阿姨,舅舅是不是借给妈妈10万元钱?”小女孩赶紧又说了一声“是”。陈青甚至可以想象得出,电话那头的小女孩是多么无奈。
爸爸要花30万元买车,间接证明爸爸至少有30万元钱,妈妈可以分到一半;舅舅借给妈妈10万元钱,证明妈妈和舅舅之间有债务关系,这10万元钱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其实,小孩子没有行为能力,她的话不能作为证据。可这个妻子还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法官的印象,取得法官的支持。当孩子长大后,知道自己帮妈妈说的一些话是假的,那么她会怎么看待利用自己的妈妈,怎么面对因为说谎而讨厌她的爸爸?
在离婚案件中,有的丈夫会转移财产,以争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以为自己转移财产的手段很高,殊不知,这种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父母闹离婚前,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可是在法庭上,爸爸却一直说自己没钱。孩子就会知道:“哇,爸爸在说谎,他是个骗子!”从爸爸身上,孩子学到了欺骗。等他结婚后,会不会也像爸爸那样,事先把财产转移掉,一分钱都不留给老婆和孩子呢?
古代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两个女人争孩子,都说自己是孩子的亲妈。县官就让两个女人分别扯住孩子的手臂,最后真正的妈妈不忍心孩子疼,率先放了手。在庭审中,扯着孩子手臂的两个人,变成了妈妈和爸爸。可他们却因为自己的利益谁都不肯放手。陈青看到了太多被扯得遍体鳞伤的孩子们。
有个妻子想多分得一些财产,于是说老公对她实施家暴,是过错方。但是她又拿不出自己受伤的司法鉴定,于是逼着11岁的儿子为自己作证。孩子开始时答应了,可是到了法庭,看到了爸爸哀求的眼神,他最后沉默了。妻子气得跳起来当庭大骂:“你明明看见了,故意不说!你这个白眼狼!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孩子不肯作证,有时候是夹在父母中间左右为难,因为他不想;有时候是因为看不上父母不堪的行为,因为他不屑。但是父母因此对他的辱骂或冷漠,却会对他造成深深的伤害。在感情破裂家庭长大的孩子,情感长期受到折磨,往往性格内向,学会了无言的抵抗,内心早已结了一层痂,甚至连哭都不会了。 每次看见被逼作证的孩子们低着头沉默的样子,陈青都会觉得心酸。经常审理离婚案件的她甚至想: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都不闹离婚,那该多好啊!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