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心怀仁爱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2-10-28 16:39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焦晓辉
2022年6月29日,沧州中院立案庭庭长张梅当选为河北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她是河北省法院系统唯一一名法官党代表,也是沧州市唯一一名女代表。从基层法院乡镇法庭到沧州中院工作的27年间,她从未忘记执法为民的初心使命,始终带给老百姓温暖和希望。
知难而上、仁爱为本,精神财富最宝贵
张梅9岁那年,父亲偶感风寒,没想到病情恶化,自此卧病在床。家里农活儿都落到母亲一人肩上。由于常年劳累,母亲经常浑身疼痛,贴副膏药或吃点儿止疼片继续干活儿,再苦再累从不抱怨。母亲的隐忍和坚强,深深影响着张梅。身为家中长女,她经常帮母亲干农活儿,除了收割庄稼、打草、放羊,还带弟妹、做饭,尽力帮母亲分担家务。
父亲生病后,每天要请村医上门打针。时间长了,村医给他一支针管说:“你在屁股上画个‘十’字,把针打在右上方位置,以后就给自己打针吧。”
父亲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他不仅学会打针,还借来很多中医学书籍自学,熟背基础药方和汤头,掌握药理知识和药方配比,他在自己身上练习针灸、按摩。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取得了“中医医师资格证书”。慢慢地,他的身体逐步康复。之后,父亲辞去信用社代办员工作,在村里开了一间诊所。一有时间,张梅就跟在他身后当小助手,也将父亲对待病人的仁爱之心看在眼里。
父亲是个热情温暖的人,看不得民间疾苦,尊崇“中医近儒、仁爱为本”。
无论病人贫富贵贱,他都平等相待;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有求必应。父亲给任何病人针灸,是从来不收费的。他说“针灸是没有成本的,不能收费”。村里有经济拮据的病患,他也都是免费治疗。张梅记得,有一位老奶奶患了脑血栓,不能下床,不能说话。父亲得知后,立即登门进行针灸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针灸加服中药,老奶奶又能行动自如了。她逢人便讲是父亲救了她一命。
当时的农村,儿童易患流行性腮腺炎。若在县市医院治疗,要花费几十至几百元,很多家庭负担不起。父亲就翻阅各种书籍,借鉴古方自己研制草药方给患儿外敷,再加上针灸治疗。患儿一周即可痊愈,治疗费不过几角钱。
父亲每次出诊的药箱中都备好银针,遇到适宜针灸的病人便迅速施治。他还有一本记事簿,上面详细记录着村里哪个人卧病在床,哪个人需要针灸治疗……无论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背上药箱上门服务。
凭着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父亲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和赞誉,成为他们心目中最信得过、最热情的村医。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