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种爱计划
发布时间:2021-04-26 16:32 来源: 作者/ admin
一、项目简介: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指出,全国近 1000 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有 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 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 1519万。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课题组对中国留守儿童群体研究的述评,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在自我意识、情绪问题、压力应对、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学业学习、社会适应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最突出的是心理健康存在阴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更容易导致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和未成年人犯罪,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2016年2月,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从家庭监护、政府责任、教育任务、群团组织、财政投入五个维度着手,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与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关爱留守儿童种爱计划”项目,将针对留守儿童群体开展系列心理健康帮扶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精神陪伴,为留守儿童成长赋能,改善其家庭及学校教育环境。
二、项目目标:
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为留守儿童提供文化产品,开展关爱活动,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指标,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赋能;对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开展教育培训,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对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教师开展教育培训,改善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环境。
三、 项目内容:
1. 提供文化产品、开展关爱活动,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指标,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赋能
(1)开展主题征文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与内心需求,面向社会各界征集给留守儿童的回信,将优秀征文及回信结集出版,邀请回信名人代表及留守儿童代表参加新书发布会,开展签售活动、捐赠活动,扩大关爱留守儿童种爱计划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组建志愿者团队,与留守儿童长期保持书信往来,为留守儿童提供精神陪伴;
(3)与相关机构共同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欢聚活动,邀请留守儿童参加城乡儿童“手拉手”活动;
(4)邀请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编制针对留守儿童的主题丛书及讲座课程,囊括心理成长、安全教育、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方面,创意设计相关文创产品,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赋能。
2. 对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开展教育培训,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
编制家庭教育、亲子教育主题系列图书及讲座课程,对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培训,开展关于父母教育以及隔代教育的家长课堂和讲座。
3. 对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教师开展教育培训,改善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环境,编制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心理主题系列图书及讲座课程,对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教师进行培训。
四、 项目预期:
用5年时间在全国设立千个“种爱信箱”,开展书信往来“种爱”留守儿童帮扶行动;
打造针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系列图书、暖心讲座课程,结合“种爱信箱”开展送书、送课活动,让留守望儿童通过书信往来、阅读、听课等方式,提升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指标;
打造针对留守儿童家长及教师的亲子教育、心理教育系列图书、培训讲座课程,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推进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教师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水平。
五、 项目活动:
1.通过媒体平台开展系列线上宣传推广、募款公益活动;
2.开展线下公益募捐活动,搭建亲子公益、社会实践平台
3.与爱心企业、爱心品牌联合开展公益活动。
六、 项目管理:
1.项目组织实施机制
项目由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发起,动员社会力量、筹集各方资金、团结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此项目;
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作为项目执行方,负责协调地方政府、各地妇联、团委、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等力量,具体承担项目执行。
2.项目监测机制
每场活动及讲座均有相关主题与活动支持、资助、主办单位的横幅标志及参与者签到名册;
每场活动及讲座均有图文概述,部分有视频片段,上传至相关平台,在网络等新媒体上发布呈现,并对所有活动制作影像资料备案;
制订全国活动计划及流程表,活动场次排序并汇总呈现活动总数;
严格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建立专门财务账本,定期上报财务报表。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关爱留守儿童种爱计划项目办公室
2021 年 1 月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