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其实只有两件事
发布时间:2023-05-23 14:23 来源:来源于网络 作者/ 关梅林
用心表达爱意,铺就幸福的底色;勇敢面对冲突,铸就稳固的根基。婚前看清楚,婚后勤践行,婚姻想不长久都难。

关梅林博士
积极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所校友会副秘书长,国家级精品课主讲教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研究生副导师。
结婚时,人们大都会收到“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的祝福语,但随着婚姻生活的徐徐展开,就会发现夫妻想要永结同心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情。一些家庭在经历过或多或少的事情后解体了;一些家庭用责任和道德努力维系着,夫妻双方的内心却充斥着无奈与感伤。
这样的结局当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希望每对新人都能够幸福前行,直到永远。虽然从现在的离婚率以及婚姻满意度的数据来看,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而道远,但值得每个人全力追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夫妻要学会好好互动。
今天,我就和即将走入婚姻生活的人们,聊聊夫妻互动中两个最重要的技能:爱和处理冲突。
掌握爱的五种语言,用心表达爱意
恋爱期间,很多小伙伴都展示出极其卓越的爱的能力:送花、点奶茶、买礼物、风雨无阻地接送、说甜言蜜语、低头认错、亲密拥吻等。这些情感技能却在步入婚姻后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只留下对婚姻失望的人们。
造成这些技能消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随着激情消退,之前激情催化下的浪漫行为也消退了;随着婚姻关系的确立、安全感的建立,之前为了获得对方认同继而拥有对方的动机与努力也消失了;为了家庭能够向前发展,人们不得不将有限的注意力从情爱转向事业,行为上显得不如以前那么“爱他/她”了……于是,很多人慢慢丧失了爱的能力,将本该是相亲相爱的伴侣变成了抱怨的对象、针锋相对的敌人、合作的室友和兄弟等。
恋爱的激情会消退,家庭责任让人没有那么多时间谈情说爱,婚后不愿再花费精力迎合对方,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我们如何去找到永恒的爱的方式呢?
有研究认为“自我暴露、身体接触、性接触、分享、相互欣赏和温暖的感觉是亲密关系形成的主要标志”,也有研究指出“承诺、合作、沟通和分享是夫妻间相处的力量模式,是夫妻间亲密关系形成的基础”。从操作层面上,我认为学会美国婚姻专家盖瑞•查普曼提出的爱的五种语言是非常必要的婚后技能。
安全感是大家普遍希望在婚姻中所追求的,尤其早期生活有创伤的人,安全感可能更匮乏,所以经常肯定他对婚姻的贡献,肯定他在婚姻中的不可或缺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向对方说出“肯定的言词”,如“今天你做的新菜非常成功”“谢谢你帮助我分担家务”“你的笑容总是那么有感染力”“你对我家人的关心让我特别感动”“选择你作为伴侣是我人生最大的成功”,等等。当然,这些“肯定的言词”一定是真诚的,是基于对伴侣真正的欣赏和感恩。
如果婚后说好话让人很不习惯,我们可以创建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会议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大家轮流说出对其他家人的感谢和欣赏,这样大家就会不断使用积极视角,不断训练爱的表达,最后,积极语言就会成为整个家庭的文化,每个人都在爱的语言中提高自尊与自信。
表达爱的方式不仅有语言,还有重要的陪伴和服务。“精心时刻”和“服务的行动”也是滋养感情的重要方式。伴侣回到家后,如果有一段时光是完全专注陪伴你的(肯定不包括边看手机边陪伴),听听你今天的感受,给你讲讲你关心的事情,你会感到自己是重要的、被珍视的,这是陪伴带来的幸福感。哪怕是每天睡前的简短聊天都会让人感到不再孤独。
如果伴侣能主动理解你,帮助你做点儿事情,比如先生帮助太太做饭洗碗,太太帮助先生选选衣服,这种不做甩手掌柜的行动也会让对方感受到关怀和支持,爱意会非常自然地涌现出来。对于很重视仪式感的伴侣,千万别忘记在重要节日给他“精心准备礼物”,以增加他积极的视觉体验。
充满情感的身体接触与性生活对于婚姻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上就是我们都要学会的爱的五种语言。婚前要知道,婚后多练习。
文章详情请参阅2023年5上•婚姻情感版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