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於人:勇闯科学大观园,退而不休做科普
发布时间:2023-03-08 10:39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平平 口述 | 吴於人
吴於人,不刷题的吴姥姥,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智勇青少年科创实践基地、未来科学家实验场顾问,不刷题俱乐部创始人之一,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023年1月入选2022年度百大UP主榜单。
我叫吴於人,大家都叫我“吴姥姥”。这个昵称是我自己取的,因为今年我73岁,在同济大学,带过很多女学生,她们中不少人都有小孩了,按辈分应该叫我姥姥。其实,如同一头撞进大观园里的刘姥姥,在科学世界里,我就是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的吴姥姥。
提起学物理,很多女生都会望而却步,但我想说的是,学什么做什么都和性别无关,主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我非常感谢父母,他们从来没有因为我是女孩而区别对待。
我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平常工作既神秘又繁忙,常常一周只有周日的几个钟头同我们姐弟在一起。但就是那短暂的时光,父亲会带我们一起体验生活点滴,做手工、拆东西,观察、思考一些日常的小问题。我的母亲在邮电局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也很忙,每天回家特别晚。母亲认真工作的态度让我看到,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光和热。
我年轻时正处于社会动荡的年代,人们认为女孩不适合学理科,但我理科成绩很好,超过很多男生。在父亲的建议下,我学了物理,后来当了中学物理老师。恢复高考后,我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江西工学院,就是现在的南昌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留校任教。
1991年,我进入同济大学任教。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我一直带学生在物理领域深耕,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我还出版了几本关于物理学方面的书籍。因为热爱,没有什么不可以!
物理真的是越探索越有趣。2007年,在我的推动下,在同济大学的支持下,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成立,成为上海市首个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这个工作站不仅吸引了校外青少年,还吸引了不少同济人加入,关大勇就是其中一个。后来,关大勇成立了“不刷题俱乐部”,我退休后就成了“不刷题的吴姥姥”。
有人会说,退休了还做这些干什么?怎么不旅旅游、跳跳舞、好好玩玩呢?对我来说,教物理就是玩。搞了一辈子教育,看到有的孩子学不好物理,我就有一种使命感,希望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传递出去,而互联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鸡蛋、晾衣架、硬币……这些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的物件都被我变成了实验器材,用来做力学、电学相关的实验。我想用最简单的方法、最生动有趣的语言把孩子们带进物理世界,希望更多人爱上物理,走上成为科学家的道路。
虽然我做了一辈子大学教师,对讲课再熟悉不过,但从讲台到手机屏幕,面对全网男女老少,还是有些不适应。尤其是要在几分钟内把一个知识点讲清楚,我必须做很多功课。虽然挑战很大,但看到网友们说“听懂了”“喜欢上了物理”,我甭提多高兴了。
网友们称我为“全网最高级别的家教”“科普网红”,网红不网红我倒不在意,我最在意的是自己的粉丝越来越多,这说明物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我希望向年轻人传递的不仅是关于物理和物理学家的知识,也能培养年轻一代对物理学科的好奇心、研究欲以及自信自强的精神。
不要以为我只会讲物理,是个生活无聊的老学究,其实我热爱生活中的每件事。我喜欢看书、听讲座,涉及经营管理、社会哲学等各方面。生活中,我也喜欢别出心裁,比如富有创意地做一道三花汤,里面有蛋花、菊花、玫瑰花。年轻时,我还用缝纫机给老公做裤子,用毛线给他织毛衣。那件毛衣,他穿了几十年都舍不得扔。
我想对广大女性朋友说:只要敢于尝试,生活处处是乐趣。想干什么尽管去干,只要有目标、心态好,总会干出成绩。
文章详情请参阅2023年3上·婚姻情感版 “三八”妇女节特别策划《不设限人生样本》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