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无为”人生更从容
发布时间:2023-03-03 15:05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焦晓辉
2023年元旦,大家都在休假时,周梅森仍在书房继续写作:“我除了出差在外,每天都在写,不管小说还是剧本,总是每天写3000字。我最近在写一部政法系统整顿题材的剧本,这部作品暂定名叫《刀刃向内》,《人民的名义》主创团队将在这部新剧中再次集结。”
周梅森是一位高产作家,从事专业文学创作40多年,出版过几十部现实题材小说,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突围》《大博弈》等剧的热播,让他备受大众关注。2022年11月5日,电视连续剧《大博弈》热播,播出仅3天便蝉联卫视黄金档冠军宝座。
顺其自然,成为专业作家
今年66岁的周梅森看起来精神矍铄,谈到近期热播的《大博弈》,他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比较厚重的题材。” 《大博弈》书写了时代浪潮下的中国工业制造,围绕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厂展开,讲述了孙和平等一批敢想敢干的企业家勇于拼搏亮剑的故事。
周梅森一般不会为演员改剧本,但在《大博弈》中却接受了演员万茜的意见。万茜饰演女主角钱萍,她觉得一个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知识女性,不应该只是贤内助,还应该有事业心,有自己的追求。周梅森觉得这个建议很合理,用了一周时间重新塑造钱萍这个人物,让她变得更加立体。剧中,钱萍帮助、陪伴孙和平走过了一次次艰难险境,也在与孙和平的并肩战斗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周梅森很擅长用小人物记录大时代,在他的作品里,有不少小人物的原型都来自现实生活。早年间,他的弟弟下岗,晚上帮人看小超市,加上退休金,一个月收入才2000元;他的一个老同学,30岁开始摆早餐摊,30多年来不管雨天晴天都要出摊,一辈子就这样过来了,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20岁……这些和生活博弈的小人物身影,都出现在他不同的作品里。
其实,周梅森也曾经历过人生低谷,与艰难的生活博弈。14岁那年,他爱上了文学,于是开始写小说,但耕耘整整8年,一个字不曾发表。直到1978年,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家庭新话》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刚创刊的青春杂志社一纸借调令,将原本在徐州煤矿工作的他请去做编辑。
但周梅森回煤矿办调离手续时,书记和父亲都力劝他“不要走”,因为在那个年代,当工人不仅体面,而且待遇好。但周梅森还是毫不犹豫地离开了煤矿。他拎着一个柳条箱奔赴青春杂志社,从此一头扎进书海,一边研读名著,一边笔耕不辍,开启了精彩的文学事业。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耕耘,他的中篇小说《沉沦的土地》《崛起的群山》等11部作品陆续发表。1985年,《军歌》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周梅森进入江苏省作协做了专业作家,首批评上高级职称,并成为省作协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
在那个文学大爆炸的时代,能一举获得全国性的文学大奖绝非易事;没有大学文凭被评上高级职称,也绝非一般作家能获得的殊荣,由此引发了“周梅森现象”的大讨论。周梅森当之无愧地成为“文学苏军”的领军人物之一。
40多年来,周梅森创作的作品不仅获奖无数,多部作品如《人间正道》《人民的名义》《突围》《大博弈》等作品还陆续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备受观众的追捧和好评。
“成绩的背后既有我自己的努力,也有造化的成分。我对待事物的态度是无为而治—不刻意追求结果,只遵循自然为本,让事物去自然发展。我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写好每一部作品,自己总会进步,总会出成绩的。”周梅森真诚地说。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