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姐”符江秀:没有爱情托举,事业不过是一场海市蜃楼
发布时间:2017-02-13 00:00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焦晓辉
她,曾在餐馆端过盘子,在社区大学当过教师,半路出家自学成才做过软件工程师,也在著名军用公司和北美最大的电力公司工作过。2010年,她投身商海从事房地产投资,成了美国少有的女性华人“房姐”。如今,这个经历丰富的女人,又投身政坛,2016年,在北卡第四选区国会议员初选中获胜,迎接她的将是更不一样的人生。纵观她30年的美国奋斗史,可谓波澜壮阔。
2016年12月13日,在繁忙的工作间隙,符江秀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专访。她说,最要感谢的是她的先生罗斯。罗斯让她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工作和生活都精彩的魅力女人,让她这个曾经的“倔强”女孩在婚姻中学会了自我成长。
我曾经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时隔30多年,符江秀仍清晰地记得她上小学时的情景:每天早晨5点匆匆出门,蹚过两条湍急的河流,爬过两座陡峭的山,才能到达镇上唯一的小学。从6岁开始,符江秀就开启了这种跋山涉水的求学之路。
符江秀出生在海南省琼中县一个偏远闭塞的山沟里,物质极度匮乏,促使着符江秀一心想走出大山,见识外面世界的精彩。因此,她读书特别努力,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符江秀是独生女,只有小学文化的父母,深知“知识改变命运”,也非常重视对她的教育。符江秀小学毕业后,父母就坚定地将她送出大山去县城读寄宿制中学。对于父母的这个决定,符江秀一辈子感恩:“上世纪70年代初,山沟里贫穷人家的孩子能吃饱饭就已不错,上学简直是一件太奢侈的事。可是,我父母穷得都快揭不开锅,照样想尽办法供我上学,我比同村的孩子要幸运太多。”
符江秀怀着感恩的心,对学习不敢有丝毫懈怠,除了按时完成作业,她一有空儿就去泡图书馆,拼命汲取更多的知识。
1986年,符江秀考取中专。那年暑假,父亲却突发急病。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更加雪上加霜。交了父亲的住院费,符江秀的学费却没了着落。眼看还有两天符江秀就要开学报到,母亲只好带着她挨家挨户地去借钱。母亲低三下四求人的样子,深深烙印在符江秀心里,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有个好出路,让别人对父母刮目相看!
自此,符江秀学习更努力了。中专3年,她不仅高分完成了学业,还自修通过了英语4级和中级日语课程。
1991年8月,因出色的语言能力,符江秀顺利进入东莞最大的一家港资企业做外贸跟单员,一个月工资2500港元,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年的薪水。符江秀特别开心,她一心想报答父母,就吃住在公司里,舍不得多花一分钱,每月把大部分工资都寄回了家里。为了让父母过上更好的日子,1993年10月,符江秀又跳槽到深圳一家日资企业工作。
1994年1月,符江秀请工人把家里的老宅翻盖成一栋漂亮的二层楼房,当时,她家是村里唯一的楼房,邻居们艳羡不已,说符江秀父母厉害,培养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那年春节,符江秀回家过年,惊奇地发现,村里很多人早就等候在村口迎接她,大家像对待明星一样,左拥右护。那一刻,符江秀优越感顿生,发现受人瞩目的感觉好棒!22岁的她,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努力做到公司管理层,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但是,公司藏龙卧虎,人才济济,一个只有点儿语言天赋的中专生,要想“爬”到管理层谈何容易?符江秀意识到,该充充电了!于是,她铆足了劲,白天上班,晚上读自考夜校,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7月,顺利拿到香港大学本科学历。很快,符江秀被香港一家欧洲公司聘为首席业务社长,每月薪酬1700美元。
但是,有了梦寐以求的高薪和职位后,符江秀似乎并不满足。她结识了一些来自美国的朋友,他们的博学和见多识广,让符江秀萌生了去美国开阔眼界再深造的想法。
“去美国寻梦的愿望,非常强烈。当年,我雄心壮志,觉得在美国深造后,再去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做CEO完全有可能。”
1998年10月,符江秀寄给父母一首自己写的诗,然后就奔赴北卡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读MBA,开始了在美国的求学生涯。
符江秀盛气凌人的理想和抱负,在那首诗里一览无余:原谅我如此固执地选择远方/假装看不到你眼中的泪光/简单的行囊载不动许多的忧愁/我独自徜徉于繁华的都市/从没忘记许下的诺言……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