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的表现3 数学小组的常驻特困生
发布时间:2022-11-24 16:29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专家支持|曹慧(资深心理咨询师)
“妈妈,我今天又进决赛圈了!”淘淘一回家就低着头说。“决赛圈”是数学老师组织的算术小组,白天测试中如果计算错误超过3道,晚上就要在微信群里做计算题,20道题全对才能退圈儿。这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难。可淘淘连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都算不好,不是落下一个数,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更气人的是,老师标注了错题,让淘淘重算一下,他居然算出另一种错误答案,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在数学学习上,淘淘始终慢半拍。一年级时,他不理解抽象概念,2+3表示2个苹果加3个苹果,他能理解;但换成2棵树加3棵树,他就不懂了。用数学老师的话说,淘淘不能理解数学关系。到了高年级,他就更蒙了。一环套一环的推理应用题,淘淘常常在第一步就放弃了。
淘淘也非常苦恼,为什么同样是4,在个位上就代表4个,在十位上就代表40个?别人看来顺理成章的东西,在淘淘那里简直是哥德巴赫猜想。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取消数学考试,考两次语文—因为他最擅长文科!
分析与策略:
数学是一个包含很多元素的学科,在学习障碍中最常见的是运算障碍和推理型数学障碍。运算障碍,主要体现在计算能力如口算、笔算等方面的落后,可能是由于信息加工能力或视觉空间能力差导致的。推理型数学障碍,主要是在应用题的推理与分析过程中出现落后,这是孩子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落后的表现。淘淘同时具备两种障碍,对数学学习造成致命打击。
面对这些学习困难,父母可以用表征技术来帮助孩子。把抽象概念用图表、手指动作或者言语等方式表现出来,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并且配合一定的记忆策略,弥补孩子分析能力的不足。比如,低年级孩子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计算步骤,用声音或手指作为辅助;高年级孩子可以把关键变量、数据写在纸上,计算步骤也写清楚。这样,可以减少记忆负担,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更为关键的是,父母要帮助孩子调整对数学的畏难情绪。不要总是强化计算的弱项,而应该在宽松的氛围中和孩子交流对数学的理解,提升他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鼓励他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让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占据更大比重。
文章详情请参阅2022年11下·家庭教育版p9《学习困难,难在哪儿?》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