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心的伤童事件何时休?
发布时间:2013-11-05 14:55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admin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我们的心却如坠冰窖:伤童案件一个接着一个,手段残忍得令人发指!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失去光明、身子变得冰冷,他们微弱的哀鸣依稀在耳边回荡:“妈妈,我怕!妈妈,救我!”凶手为什么残忍地伤害无辜的孩子?什么让人间变成地狱,是贫穷、愚昧还是别的什么?
2013年8月5日,出生56天的黑龙江北安女婴国国,被亲生父亲用4根钢针扎进内脏;8月19日,河南省安阳市的一辆公交车上,24岁的周江波持刀乱砍乘客,10个半月大的女婴和9岁的男孩因此不治而亡;8月24日傍晚,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6岁男童斌斌被大伯母张会英用树枝挖去双眼;9月9日,桂林市灵川县八里街学校大门附近发生三轮车爆炸案,两人死亡,45人受伤,其中学龄儿童29人,幼儿两人,被大面积烧伤的最小孩子只有两岁半……
孩子,孩子,受伤的都是孩子!这些令人发指的新闻让人不寒而栗!面对粉嫩可爱的小身体,凶手怎么就能下得去手?更叫人心底发寒的是,有些凶手还是孩子身边的亲人。
据报道,斌斌的大伯母张会英跳井自杀前,不停念叨“我是鬼”。难道这些丧心病狂的凶手真的是被“鬼”附身才会泯灭人性?其实这个世界上哪里有鬼,要说有的话,也是这些人的头脑里住进了“鬼”。
“鬼”在传统文化的糟粕中
“鬼”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据报道,女婴国国的父亲之所以用针扎女儿是因为迷信“在女孩身上扎针,下胎就会生男孩”。国国的家人说,给孩子算卦时,卦象显示孩子和父亲相克,他们只能活一个。这些类似“巫术”的传说看似荒诞愚昧,但却很有市场,“一定要儿子”的狭隘思想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依然根植于很多人的头脑中。在网上随便搜一下,被针扎过的女孩遍布全国各地,许多女孩是长大成年后做B超才发现体内有缝衣针。这个陋习甚至漂洋过海,美剧《豪斯医生》曾经专门用一集讲述被针扎过的华人女孩的故事。
在封建思想的荼毒下,中国女婴的命运一直坎坷。甚至有人迷信到将女婴杀死埋在路上,让千万人碾压,好让投胎的女魂不敢来投。不久前的富平贩婴案中,女医生张素霞就是利用婴儿家属“重男轻女”的思想,骗走了不少女婴。
在挖眼男童的案子里,也残存此“鬼”的痕迹。据斌斌的父亲郭志平介绍,斌斌是整个郭家唯一的男孩。哥哥郭志成和嫂子张会英一直想要个男孩,却接连生了4个女儿。因此,有人猜测,张会英妒忌郭志平家有儿子传宗接代,是她伤害斌斌的心理动机之一。
“鬼”是诅咒文化。为什么凶手要伤害无辜的孩子,用孩子来泄愤?其实,中国一直有诅咒孩子的文化恶习。中国人一般不直接骂人,总爱拐弯抹角地骂父母,骂祖宗十八代,最狠的是骂孩子:“我又没抱着你孩子跳井,你犯得上这样恨我吗?”还有更难听的,如“小心你将来生孩子没屁眼”等等。
中国人非常重视传承文化,因此断子绝孙是绝大多数人心中最恶毒的攻击。对他们来说,孩子是父母最珍视的人,伤害大人不足以泄愤,只有伤害孩子,才能给对方最致命的打击!2010年轰动一时的南平案中,疯狂的郑民生让13名无辜的孩子或死或伤。他供述的犯罪动机之一是,他对这个社会感到绝望,他要报复社会,让这家重点小学的家长们痛不欲生。
目前,桂林灵川的三轮车爆炸案警方还未查明作案动机,但犯罪嫌疑人选在学校门口引爆三轮车,很可能是相似的心理作祟。
“鬼”在“阴暗心理”中
在圣经故事里有原罪说,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吃了禁果,所以人生来是有罪的。而在心理学中,也有人性“阴暗心理” 一说。
妒忌、复仇等反映人类负面情感的心理,都属于阴暗心理。阴暗心理是一种心理常态,不是心理疾病。阴暗心理深深蛰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被外界事件触发后,会唤醒人性中最原始的恶,即像动物一样原始的、毫无理性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多数人的阴暗心理被触发后,能自己发现、知道。通过道德良心、风险预估后,知道伤害别人是不对的,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依靠意志力来阻止自己的过激行为。打个比方,被人欺负了肯定想报复回去,但如果知道报复可能会导致自己坐牢,那么我们一般不会去冒险。“阴暗心理”就这样被压抑或制服,人性中原始的“恶”因此被停留在思想层面。
但是,如果“阴暗心理”很严重,有潜在的“攻击性”人格特征,发作起来连自己都不知道,那么自伤与伤人的可能性就会很大。有严重阴暗心理的人,阳光是照不进他们的内心的。他们的心里阴暗、潮湿而肮脏,时时会被那些见不得人的心态所折磨。在这些人的心理空间里,充斥着莫名其妙的妒嫉、怨恨、猜忌、仇恨、失望甚至绝望。这些杂乱无序的情绪在心中挥之不去,困扰着他们的每一根神经,又找不到释放的渠道,发展下去甚至可能导致精神分裂。
拥有严重“阴暗心理”的人,通常会隐藏得很深,他们平时可能是人们眼中的好人。为了让自己做一个“好人”,他们拼命地把心中的绝望感和无力感压抑在内心深处。久而久之,精神和人格就分裂了。
公交杀手周江波,曾是大家公认的孝子。他很少回家,但是每次回去都要为父母买礼物,哪怕自己过得再寒酸,也要为父母买点东西。回到家后,家里的活儿几乎都是他干。他平时沉默寡言,但是发起狠来,谁也拦不住,脾气极其暴躁,“8?19血案”发生前一天,因为琐事他将3名邻居砍伤。在逃亡路上,他产生厌世念头,打算干些大事,所以面对婴儿也毫不手软。
挖眼案的凶手张会英,平时给人的印象是极其胆小又老实,见血就晕,杀鸡都不敢。而且,张会英似乎很喜欢小斌斌,经常摘番薯给他吃。生子的压力、养老问题的争执,无疑让她对人生绝望。在自杀之前,她已经神志不清,经常胡言乱语,说“我是鬼”之类。根据《新京报》的报道,张会英生前曾对丈夫说,她不想吃药,有个婆姨非让她吃。那个婆姨总让她做这做那,对她很凶。可从没有人见过她口中的“凶婆姨”。显然,这个凶婆姨是张会英的“阴暗心理”外化出来的另一个人格。
严重阴暗心理有遗传的因素,比如个性天生敏感、脆弱、消极悲观。张会英和她的母亲一样,平时挺好的,但一受刺激脑子就不对,怕看到死人。2002年,张会英的奶奶去世,她一看见停放在院子里的棺材就昏了过去。一旦村子里死了人,她就不敢出门。
另外,童年发生过重大的创伤事件也是造成严重阴暗心理的诱因。在村民印象中,儿时的周江波性格与其他孩子一样,天真顽皮、爱打爱闹,但是有一件事发生后,他的性格发生极大转变。周江波读小学时,他的表姐与一个山西男子谈恋爱,但是两个人的恋情遭到周江波姥爷的极力反对。最终,表姐的这段恋情以分手告终。分手后不久,这个山西人找到周江波的姥爷家,一番争吵后,他持刀将周江波的姥爷、舅妈、表姐一并杀死,年幼的周江波目睹了血案的发生。“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太大了!”村民表示,此案发生后,周江波忽然像变了一个人,他开始沉默不语,动不动就会发脾气,言语不合就会出手伤人。
童年创伤事件会诱发阴暗心理,而生活的磨难则会加重阴暗心理。阴暗心理严重到一定程度,尤其是自信心缺失时,强烈的绝望感就会使人失去理智、精神崩溃,触发人性中最原始的恶。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