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担优的“小胖子”
发布时间:2022-07-26 12:13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王小槑 龙方媛
肉乎乎的脸蛋、圆滚滚的肚子、粗壮壮的小腿……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出现在文学作品里,这样的小胖墩总是格外招人喜欢。“胖嘟嘟的,好可爱。”“以后,我也想把我的宝儿养成这样。”……羡慕与溢美之词无限量输出之时,大家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小可爱面临着严重的健康风险。
2017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营养学会等单位联合编写发布《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儿童肥胖率不断攀升,0~7岁肥胖儿童估测有476万,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肥胖达3496万,加起来近4000万。如今,这个数字还在攀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显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0%,也就是说每5个儿童青少年中约有1个超重肥胖。
毫不夸张地说,超重肥胖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那么,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惊人的超重肥胖率和肥胖儿童数量背后折射出怎样的教育现实?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肥胖,威胁的不只是身体健康
超重肥胖,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形态的改变,更危险的是会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肝脏、运动骨骼、心理行为和认知智力等造成危害。
因为一段时间以来经常口渴、喝水多、半夜频繁起夜,13岁的月月被妈妈带到医院就诊。经化验,月月空腹血糖15.6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尿糖4+,酮体1+,被确诊为糖尿病酮症,医生立刻开出了入院通知单。
在人们的常规认知中,儿童糖尿病多是1型糖尿病,为何月月却被医生诊断为2型糖尿病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普外科一科副主任医师、哈尔滨市肥胖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徐东升解释说,儿童青少年肥胖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相关疾病和成人是一样的,比如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月月的体质指数已属肥胖区间,且显现出黑棘皮症的症状,“超重或肥胖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刺激到皮肤,导致脖子黑,甚至连腋窝、大腿根部处都呈现一片片烟熏似的脏印。很多人以为这是不讲卫生或没洗干净的表现,其实是肥胖导致的”。
如果是可控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可以通过医疗方式进行干预。如果严重超重,通过其他方式无法实现有效减重的话,可能就要到减重与代谢外科就诊了。不过,因为未成年人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手术并不是首要选项,而且很容易反弹。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尹剑辉告诉笔者,他们曾给4名14岁左右的女生做过减重手术,术前体重都超过120公斤,术后回访发现,已有两位显现出复胖趋势。其中,一名初始体重128公斤的女孩,如今又超过了90公斤。这个女孩是在暑假做的手术,开学后升入高中。为和新同学们打成一片,她常常和大家一起出去吃东西,大家吃什么,她就吃什么,大家喝奶茶,她也跟着喝。因为不能谨遵医嘱,手术效果大打折扣。
除了身体问题,肥胖还很容易带来心理问题,最常见的就是自卑、抑郁等。尹剑辉表示,他所接触的“胖友”中,约20%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等问题。前面提到复胖的女孩,后来被确诊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徐东升曾为3名16岁的青少年进行过减重手术,他们平均身高1.6米,体重在230~250斤,都有严重的抑郁问题。
伴随心理问题而来的,则是人际关系、学习甚至是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0岁的浩浩身高1.4米,体重65公斤。因为肥胖,他在学校遭到同学们的排挤,甚至是校园霸凌。最后,他干脆休学在家,每天玩手机玩游戏,无论父母如何劝说,他都不肯去上学。对于来医院看病,浩浩也非常抗拒,做完基因检测后,再也不肯和爸妈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断治疗。徐东升接诊的3个孩子中,有一个手腕上有多次割腕的刀痕,还有一个给家长留了遗书,幸好被老师及时发现。
由于对肥胖的污名化,导致这些肥胖的孩子成为被嘲笑、排挤、孤立的对象,他们唯有通过吃才能排解内心的压力。然而,越吃越胖,越胖越不合群。在恶性循环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问题不断加重。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疏导,很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从小由外婆带大的雅婷,从青春期便开始发胖,她感到很自卑,不断地从吃中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体重飙升的同时,朋友越来越少,社交圈越来越小。大学毕业后,她没有像同龄人一样找工作、步入社会,而是选择在家里躺平。她不敢出门,也不想出门,每天在家上网、打游戏。母亲几次要她去看心理医生,都遭到了拒绝。
“这些孩子就算没被别人霸凌,也经常霸凌自己。”心理咨询师李月凤直言,他们往往自我评价很低,并不断地想经由外界去验证这件事。他们中的很多人即使是在成年甚至成为职场精英后,在处理恋爱、婚姻等人际关系时,也习惯于投射不好的部分。他们用外界的反馈去印证自己的“不好”,印证自己不值得被爱。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