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儿童和他们的城市新妈妈
发布时间:2021-12-29 16:53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毕华明/王文鹏/王肖
给农村困境儿童一份最渴望的关怀
4年前的一天,周春卫到枣庄市山亭区出差,在水泉镇一所小学里看到有些孩子的小脸黑黢黢的,穿的衣服又破又脏。她忍不住向校长了解情况,对方回答说:“这些孩子要么失去父母,要么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照顾。”她听了之后心揪成了一团,当即决定要为他们做点儿什么。
周春卫的先生自幼丧母,曾经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永远体会不到,一个从小没有妈妈的孩子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所以,她帮助这些困境儿童时,希望不仅给予他们物质捐助,更要给予妈妈一样的爱和关怀。
小姐妹萍萍和洋洋从小失去父母,跟着年过八旬的奶奶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周春卫得知后,经常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对她们嘘寒问暖,每到暑假还把姐妹俩接到自己家里住些时日。周春卫的所有家人和姐妹俩吃第一顿饭,用这个仪式来欢迎她们“回家”;周春卫夫妇给姐妹俩买衣服,拍全家福,陪她们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周春卫的孩子每天和姐妹俩一起玩耍……
刚开始,萍萍和洋洋很拘束,小声地称呼她“周阿姨”,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但相处久了,她们在这个家里住得越来越自在,主动改口称呼周春卫“周妈妈”。因为在她们心中,妈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暑假结束分别时,小姐妹抱着周春卫舍不得放手。
2017年春天,周春卫发起成立山东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会,团结社会各界公益力量,为困境儿童筑起“爱的家园”。她结合自己多年帮扶困境儿童的亲身体会,着力打造“我的城市新妈妈”公益项目,主要针对贫困地区的儿童、孤儿、留守儿童、单亲、服刑人员孩子开展心理呵护。通过匹配适合的城市爱心妈妈,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还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带困境儿童来到城市或者自己家中,感受不一样的生活与家庭的温暖,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我希望孩子们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与爱心妈妈交流,直到成年。”
困境儿童因为成长环境艰难,性格往往比较自卑、胆小、内向。刚开始结对,会对爱心妈妈很排斥,哪怕她对自己再好也不领情。其实,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渴望一份来自妈妈的关怀,只是因为担心留不住干脆不敢接受。小超就是如此,既不肯接受爱心妈妈送他的礼物,也不肯去爱心妈妈的家里小住。但是他的爱心妈妈却毫不气馁,一直叮嘱他说:“孩子,什么时候你需要我,就给我打电话!”一个深夜,住在寄宿学校里的小超突发高烧,试探着给爱心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她连夜赶过去,把他送到医院,并且温柔地照顾他一晚。从那以后,小超彻底向爱心妈妈敞开了心扉。
小慧仪是一个羞涩的女孩,不敢和她的爱心妈妈亲近。身为老师的张妈妈主动走进她的生活,去小慧仪家和她的家人们一起包饺子,接她到城市里参观画展,给她买漂亮的衣服,鼓励她好好学习……现在,小慧仪成为一个学习优秀的社交达人,经常和朋友、志愿者分享她和张妈妈相处中的趣事。她说:“是张妈妈给我的生活带来惊喜,我们见证了彼此的生活。”
济南高新区的爱心妈妈李铮,一对一帮扶失去父母的五年级学生小臻。了解到小臻的英语有些偏科,她还专门请了辅导教师。“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最快乐、最幸福的事。”在她的影响下,亲戚朋友也积极加入关爱困境儿童的行列。
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踊跃参与,“我的城市新妈妈”公益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获得第六届中国慈善项目大赛铜奖,同时得到共青团山东省委的支持,在全省推广宣传。
随着项目持续深入开展,“我的城市新妈妈”升级为“我的助梦新家庭”,让爱的援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1800多名爱心人士带动自己的家庭参与公益,对接帮扶困境儿童。助梦家庭在参与公益过程中,也让自己的孩子自觉形成互助友爱的观念,为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一个善意举动,可以温暖一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心灵。”周春卫认为,人们心中都有一颗善的种子、爱的基因,只要唤醒它、培育它,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