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
  •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
  • 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
  • 家庭建设轻教材
立即订阅《婚姻与家庭》
首页文章详情

诗歌点亮人生!“把所有诺言,刻上幸福的坐标”

发布时间:2024-01-17 17:28:17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素素

冲破黑暗,用书香谱写幸福,用爱心传播幸福,这家人对婚姻与家庭做出了最诗意的诠释。

在上海市奉贤区,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双目失明却深爱文学,出版多部诗集和散文集,还精通朗诵、演讲、唱歌,活跃在公益舞台上。妻子相伴左右,不离不弃,甘做丈夫的“眼睛”和公益同行人。

结婚34年来,这对夫妻同甘共苦,相互扶持,于困境中冲破黑暗,用书香谱写精彩人生。2023年5月,周忠尉家庭被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

你们就是我的眼

2023年10月12日下午,在灯光璀璨的诺宝中心,上海市视力残疾人文艺汇演正在进行中。“有一条路叫做人生,无论是坎坷还是平坦,都必须靠自己走完……”53岁的周忠尉身姿挺拔,精气神十足,与其他诵读者合作朗诵了由他创作的诗歌《我们这一生》。

演出结束后,周忠尉一家和往常一样聚在桌前,开启了每天一次的“座谈”。周忠尉聊起创作这首诗歌的感受,妻子卢守华忍不住点开下午拍摄的朗诵小视频,儿子儿媳马上凑过来一起看,淘气的小孙女则搂着爷爷的脖子直夸:“我爷爷是最棒的。”引来大家会心大笑。

周忠尉对文学的热爱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末说起。那时,他的视力已经严重退化,几经周折,和妻子开了一家信息咨询兼家政服务社,终于过上比以前轻松规律的生活。一次偶然机会,周忠尉结识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午夜星河》栏目主持人陆澄。“静静的午夜,划过诗歌的光亮,你捧着诗来,我带着情去……”舒缓动人的乐曲,雅致深情的诗篇,再加上饱含情感的诵读,瞬间打动了他的心。

“我也想试试写诗。”得知丈夫的想法,卢守华只说了一句话:“写吧,你能行。”每天下午,店里顾客不多,卢守华便一个人去看店,让周忠尉待在家里,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创作中。

多次创业,夫妻俩尝遍艰辛,这份独特的体验全都化作笔下的文字倾泻而出,而最难的是如何书写下来。周忠尉看不见纸上的字,很容易写歪写乱,卢守华便托人为他特制了一根一厘米宽的玻璃条。沿玻璃条下沿写好一行字后,把玻璃条往下翻个身,再沿着下沿继续写,字便不会重叠了。

每天晚上,夫妻俩安顿好两个孩子睡觉后,便开始了专属于两个人的诗歌时光。周忠尉朗读、修改,卢守华校对、整理,再一字一句地誊写到稿纸上,第二天帮他寄到电台。就这样,靠着一根玻璃条,周忠尉硬是摸索着写下将近200首诗歌。为了提高朗诵水平,周忠尉一有空儿就练习。“读得真好,跟专业朗诵者似的。”卢守华不遗余力的夸赞是周忠尉前进的最大动力。

最终,周忠尉如愿以偿。午夜时分,他朗诵着自己原创的诗歌,富有感情的声音通过电台传播到千家万户。这份成就感让他至今难忘,“多亏有守华支持我,那些诗歌很稚嫩,却是我梦想的起点”。

后来,事业日益繁忙,周忠尉不得已搁置了写作。时间一晃来到2012年,此时,周忠尉已完全失明,靠做金融投资为生。一次参加活动时,他收到残联赠送的听书机,如获至宝。文学经典名作皆在其中,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听了一遍又一遍,内心蛰伏已久的热爱再次被唤醒:“我要重拾曾经的写作梦,不能放弃。”这一次,卢守华依旧选择了支持。

写作的灵感离不开生活的点滴。无论旅行还是日常外出,妻子和其他家人都成了他的“眼睛”。有一回,卢守华陪着周忠尉一起去小区散步。听着妻子对道路两边景色的细细描述,周忠尉不禁沉浸其中,轻轻抬手抚摸,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回家后,他灵感四溢,一气呵成:“清晨时分,几声脆而清亮的鸟鸣将我从梦中唤醒,不惊不乍,没有一点儿矫揉造作,更不会觉得那是一种吵闹或是喧嚣……那份小心呀,恰似露水正踮着脚尖爬上绿叶时的轻盈,如烟如幻……”邻居听到他配乐朗诵的美文后,连声惊叹:“走了这么多年小路,可从来没发现它这么美啊。”

或汹涌澎湃,或缠绵悱恻,每次文思泉涌之时,周忠尉便用听书机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卢守华用心地将文字一篇篇整理出来,再校对打印。后来,儿子又接过这一重任。不管工作有多忙,他都会抽时间把爸爸的文章整理好,再投给编辑部。为此,周忠尉常说:“没有家人的支持与帮助,我的创作之路不可能走得这么顺利。”

迄今为止,周忠尉正式从事文学创作11年,已出版三部诗集和两部散文集。每次完成一部新作,卢守华都是丈夫最忠实的读者。翻看那一首首诗歌、一篇篇美文,字里行间尽是过往生活的影子,两人共同走过的岁月也一幕幕涌上心头……

携手面对生活的难

周忠尉是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长堤村人。1989年,19岁的他在工地打工时,经媒人介绍,认识了当时在服装厂当缝纫工的卢守华。第一次见面,周忠尉说:“我喜欢读书,还喜欢音乐。”卢守华笑了:“巧了,我也喜欢呀。”两个开朗外向、兴趣相投的年轻人一见如故。

随着交往深入,两人越发相互了解。周忠尉的父母虽是农民,但他从小酷爱读书和音乐。家里穷,他就把零花钱都攒下来买书,还想方设法借书来读。买不起心爱的乐器,他就自己动手制作土吉他,用瓦罐制作土音响。没有老师,他就自学演奏,弹得像模像样。

然而,命运并未因此厚待周忠尉。即将升入初三那年,他发现视力越来越差,书上的小字一片模糊,渐渐地,连数字也看不清了。“这是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这种疾病的人,视力会随年龄增长逐渐恶化直至失明。”医生的诊断犹如当头一棒,把他打蒙了。

初中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周忠尉无奈辍学,但他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有多难,都得自己养活自己。”短暂的颓废后,他成为一名建筑工人,搬砖、运沙、扛水泥……

相恋后,摸着周忠尉手上因一次次磨破而形成的老茧,卢守华心疼得落泪了。“就算你将来会失明,只要我在你身边,什么都不用怕。”卢守华这份义无反顾的坚定拉近了两个人的心。

卢守华的工作也很辛苦,每天起早贪黑,但她从不抱怨,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这份豁达乐观也深深吸引着周忠尉。不久后,情投意合的两人走入婚姻。收入虽不高,日子却过得温馨甜蜜。周忠尉喜欢听收音机,卢守华就一边做家务一边陪着他听。遇到爱听的歌,两人一起跟着唱;遇到老师讲课,两人一起认真听。后来,周忠尉转行进入一家福利厂,他和卢守华商量:“第一个月工资,要不买把新吉他吧?”没想到卢守华痛快得很,二话没说便和他一起去买了回来。到家后,“夫妻表演组”正式上线,周忠尉弹,卢守华唱:“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并肩前行的幸福感弥漫在彼此心头。

随着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周忠尉渐渐感受到巨大压力。1994年,根据收音机里听到的中央政策及各地民生状况,他深思熟虑后,决定下海经商。两人花光积蓄,再和亲戚借点儿钱,开了一家小超市。超市虽小,却藏着经营管理的大学问。哪里货便宜、什么货好卖、如何赢得顾客的心……周忠尉是个学习能力极强的人,他边经营边钻研经济学、心理学书籍,并学以致用。很快,小超市干得红红火火。

餐馆、家政服务社、房地产经济事务所,这之后的十年间,周忠尉一直没闲着。他多次转换创业赛道,每一次都做得风生水起。2005年,周忠尉的眼睛完全失明,不得已转做金融投资,依旧很成功。有人为此感到好奇:“你的学历并不高,为什么哪一行都做得这么好?”周忠尉感慨不已:“我虽初中毕业后因病再未上学,但这么多年从未停止过各种渠道的学习。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

直到现在,周忠尉依然保持着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每天上午,周忠尉和妻子一起送小孙女上幼儿园、忙完家务后,便打开听书机。订阅的报刊、喜欢的文章或经典名著,他都要认真倾听,在优美的语言、曲折的情节中用心揣摩,感受文学的魅力。卢守华如果在网上看到合适的资料或文章,也会收藏起来,读给他听:“说不定能激发他的写作灵感呢。”

在周忠尉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满墙的大书架:文学、历史、经济、音乐、社科……这些年,他搬了很多次家,旧家具和旧家电扔了一批又一批,书却从来没舍得扔过一本。对此,卢守华最理解。有时,她会取出一本,为他朗读。但更多时候,他会一个人静静地站在书架前,随手抽出一本来,用手轻轻抚摸光滑的封面。“虽已看不清那些曾经令我沉醉的文字,但我清楚地记得里面写的是什么,就像面对一个熟知的老友,用不着开口,彼此就已心知肚明。”

言传身教做榜样

“活到老,学到老”是周忠尉一直秉承的生活理念,为此,从女儿周淑燕和儿子周瑜两三岁开始,他就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热爱读书的好习惯,买书、看书、说书是这个家庭中司空见惯的场景。

每到节假日,周忠尉便带着孩子们“泡”在图书馆,看到好书竭力推荐给孩子。回家后,不管多累,他都会为孩子们讲故事,陪他们一起看书。后来,他的眼睛失明了,便化身“小学生”,让孩子把书里的精彩内容读给他听。有时候,看了某本书、某部电影,餐桌就成了一家人的讨论场。大家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对人物的看法、对情节的感悟,不知不觉中,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

受父亲影响,周瑜也喜欢文学,但他一度对父亲的创作很不服气:“能写出什么名堂呢?”周忠尉并不介意,他深信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榜样。2018年,周忠尉出版第三本诗集,受邀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参加节目。那次,儿子全程陪同。直播中,伴着舒缓的乐曲,周忠尉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自己的文章,儿子也听得入了迷。返回时,他情不自禁地说:“爸,你写的文章太棒了,我一定要向你学习。”

“互尊互重,互相理解,快乐学习,轻松和谐。”在好家风的熏陶之下,周忠尉的女儿女婿和儿子儿媳在生活中相互关心体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目前,周忠尉的女儿就职于奉贤南方国际招商部,女婿在奉贤区人口办做普查,夫妻俩尽职尽责,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被单位评为工作先进分子。儿子和儿媳同在上海交大附小当教师,勤于动手和动脑,经常带领学生们制作各类小发明,在市级乃至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奖。

如今,外孙女王源和孙女周遇之也是周忠尉的“铁杆粉丝”。在4岁的周遇之眼里,爷爷是故事大王,肚子里有无穷无尽的好故事。12岁的王源则迷上了姥爷的诗歌:“偶然发现,时间正偷偷地路过我的窗前,生怕会引起我的注意……” 她把姥爷的诗集放在枕边,一有空儿就翻一翻背几首:“将来,我也想像姥爷一样当个诗人。”

写作、朗诵、演讲、唱歌……许多人在见到周忠尉后,既叹服于他自内而外散发的儒雅之气,更被他身上那股热气腾腾的生命力所打动。“我们眼睛看得见,精气神儿还不如您呢。”为此,常有朋友发来语音,向他倾诉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而他也总是在宽慰之后,和妻子一起热心地出谋划策。

2013年,周忠尉朋友的公司搞宣传,邀请他去朗诵诗歌。能用自己的专长做更多事,周忠尉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乐趣。自此,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外,他开始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演出与讲座,截至目前共计500多场,足迹几乎遍布奉贤的每个角落。

每次外出参加活动,卢守华都会开车陪伴,风雨无阻。在很多残联举办的文体活动中,卢守华帮演职人员布置现场,给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员引路,后来干脆做起了志愿者。一次,贤阳艺术团诵读队的一位队员因突发心脏病不治身亡,得知她家条件艰苦,卢守华十分同情,主动动员大家献爱心,并把募集来的善款亲自送到队员家属的手中。付出爱也是一种幸福。为患病姑娘募捐,为盲人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周淑燕和周瑜也积极投身公益。周忠尉和王源爷孙俩还经常同台进行公益演出。

2023年10月,周忠尉家庭受邀参加奉贤区妇联举办的“家庭文化节”讲座活动,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回顾往昔,周忠慰说:“幸福的时刻不仅是在新婚那天,感情的浓度也不只是我爱你那么简单,因为建设婚姻和家庭是一辈子的工程。”结束采访时,他给笔者发来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我有一所房子》:

这是怎样忠贞的信念,

和美丽的坚持,

用两颗心的热度,

一辈子的激情,

共画今生爱的图腾,

把所有诺言,

刻上幸福的坐标。

这就是他对婚姻与家庭最诗意的诠释。

(感谢上海市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精彩专题

Copyright 2009-2024© mf.womenof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婚姻与家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7088号-1
电话:010-65060651
地址: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