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守边防我守你”军嫂的挚爱与担当
发布时间:2022-08-26 17:02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合理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一曲《十五的月亮》让军人妻子辛苦持家、任劳任怨的形象留在人们心间。1994年,《人民日报》报道了山东省梁山县马店村的农村妇女韩素云,她鼓励丈夫倪效武参军,并以柔弱身躯担起九口之家的生活。在那篇报道中,韩素云被称为“军嫂”,她便成为中国第一个被称为“军嫂”的人。后来,《人民日报》又在一篇名为《迎军嫂》的文章中专门对这个称呼做出解释:军嫂,战士们对军人妻子的习惯称号,这个一直默默奉献的群体终于拥有了为人熟知的“姓名”。
战友为陈红军与肖嵌文Ps的全家福
荣誉背后的生离死别
在位于喀喇昆仑山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机步营营区门口,矗立着一座由原营长陈红军和战士们亲手制作的雕塑,这座雕塑由拳头和战车组成,象征“铁拳”永远守护这片雪域高原。2020年6月,印方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团长祁发宝前去交涉,对方忽然调动大量兵力发起攻击。陈红军带着两名战士,迎着“石头雨”冲上前用身体和盾牌掩护战友将团长救出。正当大家向有利地形有序转移时,陈红军回头看到几名战士被围攻,毫不犹豫地转身再次冲锋,不屈战斗直至壮烈牺牲。2021年2月,中央军委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2021年6月,中共中央授予陈红军“七一勋章”。
陈红军走后4个月,他的儿子出生了,而这一切,他再也看不到了。那些作为遗物被寄回家的笔记本,交到妻子肖嵌文手中,她细细翻看着。
陈红军每一本笔记的扉页上都写着:“要严格要求自己!”当天的工作必须当天完成,不管熬夜到几点也要坚持做完才休息。肖嵌文曾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说:“作为红军的爱人,我从不觉得苦;相反,在红军的守护下,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曾对红军承诺:‘你守边防我守你!’”
陈红军用宝贵的生命守住了边防,如今,他已离开两年多,肖嵌文也慢慢振作起来。她记得恋爱前,他为她驱车十几公里送药送水、热恋时租房买饭鼓励她考研深造、结婚后用工资供她读书上课、每逢生日必有蛋糕鲜花送至她手中……陈红军一直守护着妻子。“只是遗憾,没能来得及跟他好好道个别。”肖嵌文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说,如果有来生,她还要做红军的妻子,弥补今生的遗憾。珍惜工作、养育孩子、照顾公婆,把丈夫的爱化成继续生活的动力,就是最完美的告别。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