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主持人悦悦: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发布时间:2013-10-08 14:09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admin

北京卫视《养生堂》主持人悦悦与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教授于康合著的《你吃对了吗?》在北京举行盛大首发式,受到众多粉丝的关注。2013年7月15日,记者采访了悦悦和她的父母,请他们一起聊聊养生的那些事。
吃得不对的那些年
悦悦有个很响亮的名字—刘洪悦,1983年1月23日出生于吉林长春。刘爸爸是一名普通工人,刘妈妈在省招待所工作。当时家里生活比较贫困,对悦悦父母来说,吃就是填饱肚子,跟健康无关。刘妈妈知道女儿嘴唇脱皮要多吃水果,但她也信奉以形补形,希望悦悦多吃鸡心长点儿“心眼”。
悦悦的心眼没白补。小时候,刘妈妈经常出差,悦悦缠着好脾气的爸爸要吃的,不给买就赖在柜台前不走。由于悦悦暴饮暴食,再加上有些东西不卫生,妈妈走后没几天,小悦悦就莫名其妙地发高烧。爸爸只好再掏钱到医院给悦悦输液,一输就是十天半个月。因为悦悦经常吃出病来,妈妈再也不敢出差了。
对年幼的悦悦来说,有没有肉,是一顿饭好不好吃的唯一标准。妈妈的拿手菜是蒜苔炒肉,悦悦总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把肉丝挑出来,藏在米饭里默默吃光。其实,悦悦的小心眼哪瞒得住爸爸妈妈呢?他们经常在上菜后故意聊天,给悦悦创造“作案”的时机。每次看见女儿仔细地挑肉丝吃,刘爸爸都会很心疼。
2002年9月,悦悦因为英语能力出众,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专业。上大学期间,悦悦不舍得花钱,总是买最便宜的饭菜对付。有时,早上来不及吃饭就干脆饿着肚子听课。悦悦用做家教赚的第一笔钱,买了北京烤鸭、馓子麻花、驴打滚儿、糖耳朵等北京特色食品给家人吃。
2003年7月22日是刘妈妈的生日,悦悦买了好多礼物寄回去。妈妈打电话说:“妈啥也不稀罕!要是你能做主持人天天上电视,我们就能天天见到你了!”一语提醒了悦悦。现在爸爸在南方做生意,妈妈在长春照顾老人,自己在北京,一家人分散在各地。要是能让父母经常“见”到自己,那该多好啊!于是,悦悦决定做主持人。
2006年2月,悦悦大学毕业,成为当届毕业生中唯一与北京电视台正式签约的双语主持人,同年担任北京卫视《学英语看天下》的主持人。后来,悦悦又主持了《生活大调查》《娱乐开讲》《向尚看齐》《完美造型团》等节目,受到观众的喜爱。
北京电视台的工作很忙,为了提神悦悦猛喝咖啡,吃饭饱一顿饿一顿。有一次录完节目已经是深夜,饿得不行的悦悦和同事跑去吃麻辣香锅,结果因为胃痉挛住进医院,刘爸爸和刘妈妈知道后吓得够呛。
带着父母走进《养生堂》
2008年夏天,正忙于奥运报道的悦悦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你爸住院了,医生说是糖尿病。”悦悦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糖尿病,马上给爸爸打电话。刘爸爸轻描淡写地说:“没事,输几天液就出院了。”悦悦还傻乎乎地叮嘱:“爸,你以后少吃点儿糖!早知道就不给你买糖耳朵了,你看都吃出病来了!”因为工作很忙,悦悦当时也没去南方探望父亲。
北京奥运会过后,悦悦才从一位医生朋友那里得知,糖尿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病,会导致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和衰竭。原来这么严重啊!悦悦吓出了一身冷汗,马上乘飞机去了爸爸工作的城市。
下飞机后,出租车司机费了好大劲儿,才在一个城郊结合部找到了爸爸工作的石材加工厂。工厂很简陋,粉尘弥漫中,刘爸爸正在指导工人加工石材。几年没见,刘爸爸苍老了很多,几乎满头白发。想起小时候,爸爸背着自己买零食、看病的情景,悦悦的眼睛湿润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生活,人怎么可能健康呢?悦悦劝爸爸辞职回家休养,但是刘爸爸怎么都不肯。他总惦记着多赚点儿钱,让女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2009年至2010年之间,悦悦家里祸不单行。悦悦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相继病故,刘爸爸和刘妈妈心情十分低落。悦悦趁机带着他们去日本旅游散心。在日本的一星期,他们白天看风景,晚上泡温泉,心情好了许多。更关键的是,这次旅游改变了他们的观念,意识到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归国途中,刘爸爸终于决定放弃南方的生意,同刘妈妈一起到北京生活。
悦悦终于又能吃到爸爸妈妈做的家常菜了。可是吃饭时,妈妈总会不经意地揉揉腰和腿,那是月子里给悦悦喂奶落下的病;爸爸则是一边吃饭一边“哗哗”流汗,这是糖尿病末梢神经损伤的表现。悦悦感慨万千:父母在一天天变老,自己成长的速度再快,也赶不上他们衰老的速度。怎么才能维护他们的健康呢?
悦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父母去北京最好的医院看病。可是,专家的话却让悦悦心里凉了半截:糖尿病和腰腿疼都是慢性病,世界上没有哪种药能够药到病除。
从医院回来后,悦悦给父母买了好几本糖尿病和腰腿疼的保健书籍。但是10多天过去了,这些书他们只是翻了翻。悦悦很不高兴:“你们怎么不把自己的病当回事儿呢?你们不看,我给你们讲!”可是,悦悦没看几分钟就睡着了。这哪是养生书,分明是催眠书嘛!悦悦终于明白父母为什么不爱看了,因为书里通篇都是专业术语,文字枯燥无味。老百姓哪能看明白啊!
2011年初,北京台准备开辟一个新的养生节目《养生堂》,每期都邀请北京顶尖的医学专家现场讲授养生保健知识,正在招聘主持人。悦悦一听,这真是天赐良机啊!可是,印象中养生节目的主持人都是中年女性,严谨成熟,这样更有说服力。一个小姑娘做主持人,观众能接受吗?台里领导会同意吗?思索良久,悦悦决定出奇制胜。别人提交文字资料,她提交的是一段视频。悦悦拍了一个丈夫陪着怀孕妻子到妇产科看病,由于不懂医学知识闹出笑话的小品,悦悦扮演孕妇。过了几天,台里领导正式宣布,悦悦成为《养生堂》节目的首位主持人。后来据制片人讲,领导就是被悦悦在小品中开朗活泼、生活化的表演方式打动了。
能如愿以偿地做《养生堂》节目的主持人,悦悦非常兴奋,马上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报喜。悦悦父母很担心:女儿只会ABC,能主持得好养生节目吗?录制第一期节目时,刘爸、刘妈坐在观众席上,一直紧张地盯着舞台,手心里全是汗。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出汗,刘爸爸一看这阵势更是大汗淋漓。开始时,节目有点儿冷场,悦悦正感到尴尬时,刘爸爸冒充普通观众,站起来向专家提了一个问题。专家做了精彩解答,场面立即活跃起来。就这样,刘爸爸为女儿当了第一次“托儿”!
自己的表现差强人意,还被父母看见了,悦悦磨蹭着不愿意回家。深夜走出电视台大门,她发现不远处有两个熟悉的身影不住地向这边张望,竟然是爸爸和妈妈!看见悦悦出来了,爸爸和妈妈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来拉着她的手。“闺女,今天你化的妆真好看,衣服也搭配得很好,漂亮极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了!”“主持得也非常好!自然大方,问的问题都非常到位!”两人争先恐后地夸女儿。悦悦虽然知道父母是在“忽悠”自己,但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回到家里,刘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悦悦说:“别着急,咱们慢慢学。我觉得作为主持人,你知道得越少越好。你要是什么都知道,就问不出观众真正需要问的问题,引不起观众的共鸣。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样观众会觉得你问的就是他们想要听的,现场气氛就热烈了……”
经过刘爸爸的指点,悦悦更有信心了。第二期《养生堂》,节目组专门请了一位糖尿病专家。永远支持女儿的刘爸、刘妈再次亲临现场,坐在角落里当观众。
这次节目录制得非常顺利。悦悦放下主持人的架子,提出了很多观众最关心的问题,再加上专家的精彩回答,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到了互动环节,刘爸爸满头大汗地问专家:“我有糖尿病,特别容易出汗。您说那么多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又是吃药打针,又是锻炼注意饮食,还要测血糖、查心脏,特别麻烦。有没有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专家还真给刘爸爸推荐了一种方法—贴耳豆,并给他做了现场演示。刘爸爸半信半疑,没想到贴了耳豆后,真的很少出汗,血糖也降到了正常水平。后来,他就经常到这位专家所在的医院就诊。
这件事让悦悦特别开心。她做《养生堂》的初衷就是想多了解养生知识,让父母更健康。现在这个目的轻而易举就达到了。她觉得,“养生堂”这个节目真是太实用了!
《养生堂》开播了一年多,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上悦悦,因为她从来不会不懂装懂。在节目中,她经常会问,这是为什么呀?那是怎么回事?观众也会有同感:“这傻孩子问的,都是我没弄明白的。”因为自己吃过专业术语的苦,悦悦总会自动把专家的术语翻译成大白话给观众听。
在悦悦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养生堂》屡创全国养生类节目收视新高,成为最具影响力、最高收视率的养生节目,悦悦还因此被评为“十大新锐华语风采主持”。
#p#分页标题#e#
写本送给父母的健康书
悦悦主持的《养生堂》成了刘爸和刘妈每天的必修课,对于感兴趣的内容,两人还跟小学生似的认认真真记笔记。因为天天看《养生堂》,悦悦父母的饮食习惯渐渐发生了改变。
刘爸爸以前喜欢吃肉,现在吃素,也会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和面食。他独家的“刘氏炖牛肉”,配方也在不断调整,由原来的油大味咸变得少油少盐,清淡健康。刘妈妈原来喜欢吃鱼籽,听悦悦说鱼籽高胆固醇,也忍痛割爱了。家里食谱根据节目播出的内容精心搭配,尽量做到食物颜色多样化,25种食物搭配,3种油换着用。
悦悦不仅帮父母身体养生,还帮助他们婚姻养生。刘爸和刘妈都已经退休,天天在一起,难免有些磕磕碰碰,有时候吵得面红耳赤,有时候能冷战好几天。有一次,悦悦采访92岁的国家级老中医陆志忠先生。陆老和老伴儿结婚几十年,两人从来没拌过一句嘴。老爷子当时对悦悦说:“心大了,就没有什么装不下的;心小了,就什么都是大事儿!”悦悦回家后,把陆老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刘爸爸和刘妈妈都很受触动,从此再没因为鸡毛蒜皮大动干戈了。他们还说,要像陆老夫妇那样相濡以沫一生!
在主持节目时,悦悦发现很多观众一边看节目,一边记笔记。刘爸和刘妈也不例外,但因为专家的语速快,笔记非常凌乱,而且不全面。有时相同的内容,两人记的还有出入,常常因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看着爸妈那认真劲儿,悦悦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每天在节目里问那么多问题,为什么不把答案总结成书?这样爸妈就不用记笔记,这可能是送给爸妈最好的礼物了!”
说干就干,刘悦找到于康说了这个想法,两人一拍即合。他们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写了一本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的养生书《你吃对了吗?》。为了给父母惊喜,写书的事一直是瞒着刘爸和刘妈的。一下班,悦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刘爸和刘妈盼了一天,好不容易把闺女盼回来了,还没说几句话,人家就不搭理了,这是怎么了?失恋了?可没听说她和谁谈恋爱啊!
一次悦悦走得急,忘记关电脑,父母才发现了女儿的秘密:原来她在写书啊!
既然秘密已经曝光了,悦悦索性就让他们当读者。每写完一部分就念给爸妈听,看看提的问题是否得当,语言是否生动有趣,整体感觉是否和电视节目接近……作为《养生堂》的忠实观众,刘爸和刘妈提了很多好想法。
2013年3月31日,《你吃对了吗?》一书在北京召开盛大首发式。2013年7月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悦悦正和于康教授在长春做宣传。有一个年轻妈妈买了十几本书,她说,要把这本书送给爸爸、妈妈、公爹、公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像悦悦一样,把健康送给自己的家人。
【书摘】?
“酸性体质”易得癌?
悦悦:有一次录节目,我让导演找来pH试纸,含了半天,拿出来一看,试纸显示我是……中性的。后来于教授出场,批评我测试的方式大错特错,并且告诉大家,人根本就没有所谓“酸性体质”或是“碱性体质”之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一种说法迷惑了很多人,说“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尤其是“酸性体质容易导致肿瘤”。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于教授,在这里我们再强调一下这个问题吧。
于康:好吧。其实,那次节目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说明问题,悦悦充当了一回“反面”角色,在我们针尖麦芒的“交锋”过程中,在我一次次“批评”悦悦的过程中,观众朋友们深入浅出地了解了所谓“酸碱体质”的真相。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不要给人体分酸碱性,人体酸碱性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伪科学,绝对不存在酸性体质容易患癌症的问题。
人体体液有很多种,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分泌的各种消化液(包括唾液、胃酸、肠液、胆汁等)、排泄出的汗液、尿液等都属于体液。不同体液各有各的酸碱度,且相差很大。即便是同一种体液,由于环境的不同,自身酸碱度也会存在一定的浮动范围。
肿瘤确实会导致肿瘤周边的微环境变酸,但反之不成立,并不是“酸性体质”的“恶因”诱发了肿瘤。科学研究发现,实体肿瘤周围微环境的pH值的确比正常组织和器官要低。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使得肿瘤组织周边的组织液pH值降低。此外肿瘤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只局限于肿瘤组织周边的微环境,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实体肿瘤会导致整个身体的体液都“变酸”。
人体内酸碱无法通过饮食等其他方式调节,事实上,人体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呼吸系统都能够精密地控制酸碱平衡,同时血液中有各类缓冲物质,它们组成了身体内部的酸碱缓冲系统。在正常人体内,酸和碱永远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并不容易发生。一味追求人体环境的碱性反而不可取,很多有害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都是偏碱性的,如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
伪科学在传播过程中常常加入一些夸大其词的元素,比如酸性体质易致癌的传言,使得人们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心理,放松对谣言的戒备,从而使其大行其道。
——摘自《你吃对了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秋枫?香儿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