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环保女孩儿的“无痕生活”
发布时间:2022-11-11 16:16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 御晴儿
金属皮包装的牙膏、天然材质制成的牙刷,自带购物袋去市场买生鲜食品,大部分衣服来自二手平台,一年不消耗纸张,养了三百多条蚯蚓堆肥……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样的生活方式都会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个年仅24岁的姑娘凭借“无痕生活”成为网红环保博主,把琐碎的生活过成了众人眼中的理想型。
探寻,环保应该是愉悦的、快乐的
“哈喽,大家好,我是壹个袋子,今天又来分享我的环保日常啦,不用买新衣服也可以做辣妹……”爽朗的声音,甜甜的笑容,一下子拉近了和网友的距离。
视频里的女孩儿就是B站UP主苏一格,年仅24岁的她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环保博主。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可持续极简生活。植物奶、清洁剂、洗衣粉等,她都能轻松手工制作,就连废旧的皮包也能变成复古款的收纳桌。她和她的无痕生活理念迅速走红网络,收获大批粉丝。
苏一格出生于山东一户普通人家,父母都是传统节约的人,用过的酱菜瓶子、点心盒子都会被再次利用,装上豆子或收纳一些小物什。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来不及做饭时就会带上自家小锅去食堂点餐,再外带回家,从不用店里提供的一次性塑料袋。
耳濡目染下,苏一格也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不浪费,也从不买包装过于夸张的东西。高中时,她远赴国外留学,开始入乡随俗进行垃圾分类。有一天,苏一格无意中看了《塑料王国》这部片子,被深深刺痛了。
画面中,小孩子一会儿拿着垃圾山里捡来的医疗器械玩儿,一会儿嗅一嗅燃烧的塑料袋,然后飞快地进行分拣。看到这些,苏一格心里非常难受,她不禁问自己:纪录片里这些垃圾会不会有一片来自正在留学的我?也许我现在打开一包曲奇,就会有一个女孩在垃圾山里透支着年轻的生命;也许一片塑料布就能毁掉一只海洋动物,也许……她不敢再想下去。
努力平复情绪后,她打出“垃圾”“环保”等关键词,开始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原来,垃圾分类并非环保生活的最优选择,而是兜底选项,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为了进一步获取信息,苏一格加入了当地的环保社群。当她看到群里的“大神”们一年仅仅产生一罐子垃圾时,不由得佩服起来。
那段时间,她学到一个新名词“零浪费”生活:极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生活垃圾。于是,她试着去环保超市购买裸包装的物品,拎着自己的小桶去灌洗发水和洗衣液。虽然和大神们相比还差得远,但看到自己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少,苏一格觉得很有成就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执行零浪费让苏一格越来越烦恼。有一次她去图书馆查资料,恰好碰到了关系要好的朋友,对方还贴心地多带了一杯热咖啡给她。看着这杯爱心满满的咖啡,她犹豫了:“如果我喝下这杯咖啡,就没法完成这个月零垃圾的任务了,可若是不喝,又辜负了朋友的好意。”思考再三,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接下了这杯“烫手”的咖啡。
其实,这样的尴尬事儿在生活中时有发生,这也引发了苏一格的进一步思考:环保和正常社交生活一定矛盾吗?垃圾少就一定代表环保吗?有一次,行李箱轮子坏了,她心想:若仅仅为了避免网购新轮子产生的包装垃圾,那么,将行李箱送去废品回收站是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可购买一个新轮子,就能让行李箱再次利用起来,这难道不是更优解吗?思来想去,她认为“零浪费”的理念太过极端,最重要的是,她很清楚这种生活方式执行起来并不快乐。
苏一格喜欢的环保生活是轻松、自然、愉悦、健康的,而不是被观念框住的人生。于是,她参照“无痕山林”的理念提出了“无痕生活”:尽量不留痕迹地生活,尽量做到物尽其用,做一个地球资源的使用者,而不是一个掠夺者。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婚姻与家庭杂志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家庭建设轻教材、全国妇联重要宣传舆论阵地。